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時政

“國之大者”,如何守好“南方自己的責任田”?

2023年03月14日09:0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南糧北調”變為“北糧南運”,如何守好“南方自己的責任田”?

  宋朝有句諺語:“蘇湖熟,天下足”。大意是說蘇州湖州等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所產的糧食可供養全國。但過去幾十年裡,這一局面徹底逆轉,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從肥沃的魚米之鄉變成了發達的工業城市群,我國糧食主產區逐漸集中到了北方。“南糧北調”變為“北糧南運”,且近幾年這一態勢繼續發展。

  從農業發展角度來看,北方的光熱條件不如南方,許多地方嚴重缺水,“北糧南運”不可持續。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表示,今年我們將通過採取耕地經濟獎懲的措施,促使南方部分省份有序恢復一部分流失的優質耕地,有效遏制北糧南運這種勢頭進一步加劇。

  對於南方地區來說,如何守好“南方自己的責任田”?蘇浙皖閩粵五省有關縣(市、區)黨政負責人近日表示,各地將堅決扛穩耕地保護政治責任,將黨政同責落實、抓細,嚴格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糧食和耕地安全是“國之大者”

  江蘇省蘇州太倉市因春秋時期吳王在此設立糧倉而得名,屬於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太倉市委書記汪香元表示,必須深刻認識到耕地保護是具有宏觀性、長遠性、戰略性的根本性問題,要全方位、多維度扎實推進耕地保護,努力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魚米之鄉。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是“千裡運河”上的農業大縣、產糧大縣,縣委書記馬偉說,必須始終把扛穩耕地保護責任、鞏固耕地保護基礎,作為泗陽縣黨政干部的政治之責、為政之要。”泗陽縣襟泗濱淮、河湖相依,高標准農田佔比達74%,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超70%,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九連豐”。

  湖州市南潯區是浙江省的農業大區,區委書記溫建飛這段時間一直在關注全國兩會,“南方自己的責任田,自己還是要保”,對我們既是堅定的指示,也是有力的警醒。在當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耕地保護事關國運民生、關乎國家安全。

  安徽省蚌埠市地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優質小麥主產區和商品糧基地,也是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表示,我們將以實際行動,把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作為首要任務,以明確的目標、規劃的視野、嚴格的責任,牢守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

  “我們要堅決扛穩耕地保護政治責任,嚴格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為守住耕地紅線作出應有貢獻。”安徽省阜陽市委常委、太和縣委書記邵兵表示。近年來,太和縣以月度衛星遙感監測為抓手,在全市率先並持之以恆推進土地資源量化管理常態化考核機制,違法用地連續多年下降。

  三明市尤溪縣地處福建省中心,是福建面積第二大的縣。縣委書記周慶裕說,“尤溪縣將珍惜愛護耕地資源,努力把農民的事辦好,把糧食的事辦實,把耕地保護的事辦到位。”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縣委書記蔡綠璇表示,現有耕地是發展的紅線,也是底線,平和縣將耕地保護工作置於重要位置,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穩定耕地總量,提高耕地質量。

  作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湛江市,全市耕地面積約佔全省1/6,是廣東第一產糧大市。湛江市副市長陳峻華表示,湛江市要堅決扛起耕地保護的政治責任,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實耕地紅線終身責任制,堅決守住耕地紅線。

  陽江市陽西縣是廣東省耕地保護田長制先行縣之一,縣委書記張秀潔說,“將從保護好耕地就是保障好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把‘陽西糧倉’建設得更加豐盈。”

  素有“廣東第一田”美譽的江門台山市,是國家優質商品糧基地。“台山市將牢牢把握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的定位和責任,穩面積、穩產量、穩效益,全力以赴抓好糧食生產和耕地保護工作。”江門市委常委、台山市委書記李惠文表示。

  黨政同責落在實處細處

  我國對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各級黨委政府負有主體責任,相關部門負有監管責任。落實黨政同責、終身追責的要求,要共同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按照中央的要求每年進行考核,突破耕地紅線的要一票否決。

  “太倉市將以‘重中之重’的政治自覺落實黨政同責。我們將嚴格落實耕地紅線終身責任制,完善考核辦法、細化責任要求,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分解到田間地頭、落實到具體人頭。”汪香元說,對於上級督察、本級巡查發現的重大問題,太倉市將採取重點督辦、警示約談、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追責問責等方式,嚴格查處整改。

  泗陽縣人均耕地不足1畝,耕地后備資源僅8000余畝,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加強耕地保護,明確責任主體是關鍵。”馬偉表示,泗陽縣將按照“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開展新一輪耕地保護責任書簽訂,嚴格考核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同時,強化考核導向,進一步健全耕地保護激勵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獎勵機制,在用地計劃與資金激勵方面不吝重獎,在限期整改、暫停報批等方面不打折扣,致力於形成奮勇爭先的耕地保護良好氛圍。

  田長制,作為全面壓實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的制度探索,截至2022年年底已在全國26個省(區、市)落地生根。“柯城區將始終牢記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的殷殷囑托,在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上進一步發力,確保守好飯碗田、責任田。”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區長胡益峰介紹,下一步柯城區將用好田長制,推動488名區鄉村三級田長常態化開展巡查檢查﹔用好激勵機制,迭代優化耕地保護激勵體系。

  湖州市南潯區構建了“人防+技防”的監管體系。“我們將進一步夯實耕地保護責任,高標准落實、創新迭代田長制,充分發揮500余人的區、鎮、村三級田長及村級巡查員隊伍力量。”溫建飛說,南潯區將進一步提升智慧監管水平,優化閉環管控機制,加大耕地常態化巡邏巡查和督查問責,對履職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嚴格查處追責。同時,探索建立耕地保護倒查機制,對於新增違法違規佔用耕地問題,一律倒查田長履職情況、巡查員巡查情況和鐵塔探頭監管情況。

  周慶裕表示,尤溪縣將逐級分解任務,嚴格目標考核,細化考評細則。同時,建立自然資源審查制度,把耕地保護落實情況與干部表彰獎勵、提拔晉升、評先評優相挂鉤,與部門鄉鎮績效、補充耕地收益分配相挂鉤。此外,開展移動巡查執法和耕地衛片專項檢查,對違法佔用耕地問題,及時發現、立即整治、嚴肅問責。

  近年來,湛江市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嚴肅耕地保護督察執法。“我們將進一步壓實壓緊耕地保護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陳峻華表示,湛江市要全面建立市、縣、鄉、村級田長和網格員“4+1”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實現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全覆蓋。

  陽西縣創新實施了縣、鎮、村、網格四級田長制,“從我縣田長制工作成效來看,這項機制能有效保護耕地、防止耕地‘非糧化’。我們將推廣試點,建立分級聯動全覆蓋的耕地保護網格化監管體系。”張秀潔說,陽西縣每年都會召開春耕現場會,讓各鎮認領耕種任務,並將完成情況納入績效考核。下一步,陽西縣將強化考核機制,建立健全問責追責機制。

  馳而不息嚴守紅線,堅定端牢中國飯碗

  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不可突破的底線,要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從嚴法治。

  “太倉市將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最嚴格的要求,嚴守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全力破解部分耕地資源破碎化、零散化等耕地保護瓶頸問題。”汪香元說。據悉,太倉市計劃在2024年前將所有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准農田,積極探索推動耕地“身份証”發放,實現耕地的精准化定位和保護。

  “我們將堅持底線思維、憂患意識,嚴格落實耕地紅線終身責任制。”馬偉表示,泗陽縣將堅持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以節約集約利用為約束,用活流量、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努力壓降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以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為抓手大力推進耕地質量提升,統籌多方力量加強土地執法巡查。

  耕地保護是一項長期性的艱巨任務,既要抓當下,更要管長遠。“雖然我們做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薄弱之處。比如群眾的耕地保護意識有待提升,土地供需的矛盾依然突出,‘非農化’‘非糧化’問題的反彈風險依舊存在,穩糧保供和農民增收如何更好兼顧等一些問題仍需加快破題。”對此,溫建飛表示,南潯區將統籌協調耕地保護與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的關系,努力實現農田佔補和農民收支“雙平衡”,在深化耕地連片整治、強化耕地用途管制、提升耕地保護意識方面再下功夫。

  說起蚌埠的耕地保護責任,黃曉武列舉出了一系列數字:“我們將堅持守土有責,明確耕地保護目標,5年內計劃恢復耕地8萬畝﹔努力在‘十四五’末,全市灌溉面積達343萬畝,實現新增灌溉面積172萬畝,‘旱改水’34.3萬畝﹔對全市15萬畝稻漁綜合種養進行全面整治,實現糧食穩產增收和農業穩步增效有機統一。”(中新網記者 龐無忌)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