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產業興 支部強 腰包鼓

——探訪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瀘州瀘縣方洞鎮薛灣村

2023年02月24日13:5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進入農歷二月,瀘州市瀘縣方洞鎮薛灣村迎來了精品“901無核沃柑”的豐收季。在柑橘園裡,村干部、志願者們挽起袖子,抄起剪刀,干得熱火朝天。一顆顆紅彤彤的柑橘整齊地排滿籮筐,現場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薛灣村地處瀘州市瀘縣與重慶榮昌區交界地,有萬畝五仙山天然林場,瀨溪河及支流穿境而過,氣候溫和,有著先天的優勢。薛灣村黨總支部書記劉安華說,3年前,為有效盤活資源,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流轉撂荒地、坡地400余畝,引進種植精品柑橘品種“901無核沃柑”,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如今,滿樹紅果,無核沃柑迎來了初豐收。

做“特”產業  繪就產業興旺藍圖

“2020年,我們特意引進了優質‘901無核沃柑’,目前我們村是瀘縣唯一種植無核沃柑的基地。此品種果面光潔、橙紅靚麗、甜度高,上市時間為1月至5月,且耐儲存,正好填補了春來其他新鮮柑橘已經陸續下架的市場空白。”劉安華介紹道。

據了解,薛灣村村集體組織干部前后深入重慶市、眉山市、自貢市等地,了解各地農業產業發展情況。按照做特產業、做亮新村發展路徑,選優發展特色無核沃柑種植400畝,入股200余畝台灣大頭蝦特色水產養殖,產品銷往重慶市、成都市、瀘州市等地區。

此外,薛灣村因地制宜,立足於轄區內五仙山、瀨溪河豐富水源,發展小農水灌溉項目,完善管網13公裡,可輻射全村有效灌溉85%以上3000余畝,集體經濟發展不斷壯大。

做“強”支部  打造增收引擎

“今年已簽訂蔬菜訂購合同,我們將持續擴大林下蔬菜種植面積。”作為村集體經濟領頭人的劉安華說。

近3年來,通過水果+蔬菜間作模式在柑橘園裡間作蔬菜,改變柑橘園成長期缺乏收入的現狀。去年,柑橘園套種的辣椒、蘿卜、鐵皮冬瓜、土豆收獲10萬余斤,集體經濟增收10萬余元。

劉安華帶頭跑市場,搭建“支部+基地+企業”供銷平台,為榮昌區、瀘縣等大型商超、蔬菜批發商、學校食堂等提供訂單蔬菜,全力促進集體經濟增收。“全年村集體可保証村農資供應覆蓋率達80%,銷售高粱、蔬菜等農產品100余噸。”劉安華說。

薛灣村村集體經濟進一步拓展村益農社電子商務平台功能,與郵政、供銷社搭建工業品下鄉,農副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平台,今春完成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供應10余噸,村組織引領壯大集體經濟作用有效發揮。

做“活”農旅  助推鄉村振興

“台灣大頭蝦垂釣項目已然成熟,每年7、8月份,薛灣村便迎來台灣大頭蝦的豐收季節,周邊城市慕名前來垂釣、品嘗的游客絡繹不絕。”劉安華表示,“下一步,薛灣村將積極探索農旅發展路徑,融合發展休閑垂釣+果蔬採摘鄉村旅游項目。”

目前,利用天然溪渠已建成面積約20畝垂釣基地,養殖有鯽魚、鯉魚、鱸魚等生態魚類。垂釣基地與果園毗鄰而居,生產便道已硬化8公裡,春來花果飄香、水清魚肥,為農旅採摘、農事體驗提供了基礎支撐,一幅產業興、農村美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近年來,薛灣村堅持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能力和組織能力,持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解決村集體產業發展薄弱、發展路子不寬、造血能力不足等問題,突出支部引領、產業帶動、多元化經營,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推進強村富民。2022年,村集體經濟年總收入突破30萬元,較2021年增長30%。2021年,薛灣村創建為四川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曾佐然、郭莉)

(責編:彭茜、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