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眉山市彭山區金燭村:爛河坎成了“香餑餑”

2023年01月11日17:5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游人如織。彭山宣傳部供圖
游人如織。彭山宣傳部供圖

盤活閑置集體資源﹔優化整合政策資金,優化產業布局﹔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撬動當地群眾參與,撬動上級資金支持。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鳳鳴街道金燭村通過“一盤二優三撬動”模式,促進文旅融合發展,集體經濟增長超百萬元。

一個地處城鄉結合處的傳統農業村,如何轉變思路模式,尋求突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集體經濟如何發揮更大活力?產業轉型發展,村民、業主、村集體如何獲得更大收益?

近日,我們走進金燭村,探尋盤活用好資源、調動群眾參與、吸引業主投資、推進鄉村振興的新樣板。

整裝待客,“萬水碾”喜迎春節游

1月9日午后,金燭村“萬家水碾”,停車場已是滿滿當當。游客們行走在鄉間村頭,盡情享受冬日裡的暖陽,商販們忙著招呼顧客。從2023元旦小長假開始,這裡著實火了一把。

“我們整個項目主要圍繞本地特色農耕文化、親子旅游來打造,已經入住了很多商家,柴火雞、露營、烤肉、火鍋等,業態比較齊全。”金燭村黨委書記黃林介紹,“萬家水碾”項目2021年謀劃,2022年初開始建設,今年正式對外開放。

沿著村道進入小廣場后,游客越來越多,攤位人氣很旺。“這個放花椒的量和時間很有講究。”一燒烤攤位上,店家正在討論如何提升口感口味。

“前幾天人特別多,我們也發現了不足,准備對部分點位進行統一打造,提升游客體驗感。”黃林說,在建設期間,就有不少游客慕名而來,今年元旦小長假迎來了一個小高峰。

“這是個新項目,我們正在進行調試,既要讓游客玩開心,更要確保安全。”一處空地上,幾名工人師傅正在調試熱氣球,“駕駛員”也在熟悉場地、氣候、承重。上下幾次后,操作越來越順暢,邀請游客現場體驗。

“這裡雖然才開始,不過項目挺多的,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得很開心。”一位住眉山城區的游客表示,他從朋友口中得知“萬家水碾”不錯,先行“踩點”后,准備春節期間帶家人朋友前來。

與悠閑的游客不同,不少店家正忙著調整完善設施,准備迎接春節長假客流高峰。“最近試營業生意不錯,我們正在進行收尾,保証春節高峰服務接待。”黃巧的農家小院緊挨著毛河老河道,不少游客已經在此休閑品茶。小院戶內設施已經很完善,工人們正補植草坪。

這座小院佔地近10畝,依地勢而建,低處的涼亭緊挨著毛河舊河道,往上便是挨著村道的主營場所,餐廳、休閑廳等配套完備,院壩裡種植了草坪和綠植。“我們很有信心,這段時間的人氣又給了我們更大底氣。”黃林介紹,前期通過考察學習,也借鑒了很多經驗,如今各類設施已很完善,不少業主又針對試營業發現的問題進行再次提升,“爭取春節繼續火下去。”

盤活資源,農業村轉型突破

金燭村地處彭山區城鄉結合處,幾年前,這裡還是傳統農業村,基礎設施較落后,產業基礎差,村民務工收入佔了大頭。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隻有2萬多元,主要來自於出租固定資產,形式單一、收益較差、帶動發展不足。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如何讓金燭村“金”色十足?

村級建制調整后,金燭村打算在用好用活資源、壯大集體經濟上做文章,並著手流轉土地,做好前期准備工作。2020年,村裡組織黨員、群眾共計100余人前往青神紅色西山、蘭溝村參觀學習,讓大家切身感受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堅定全村上下發展決心。

方向確定后,突破口在哪?通過考察調研,本地缺少特色夜間餐飲及周末親子吃喝游購場所,利用地理優勢和良好的自然稟賦,金燭村將打造特色文旅作為突破口。原彭山縣供銷社搬遷后,在村裡遺留了部分閑置資產,毛河新舊兩條河道從村裡經過,這裡有很好的資源基礎。

新建400盞路燈、黑化道路8公裡、硬化路面3公裡,建成2個文化廣場、2個鄉村公園,集黨群服務中心、婦女兒童之家、游客中心、基層供銷社等與一體的服務綜合體投用……最近幾年,金燭村整合資金,對基礎設施進行有效完善,成為省級衛生村、市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

2022年初,按照3A景區標准打造的“萬家水碾”項目開始建設。項目以毛河新舊河道交匯點——萬家水碾為中心,依托原彭山縣供銷社遺留閑置資產,結合傳統農耕文化,以“研學旅游+農業體驗+親子游”為主導。作為金燭村文旅發展的火車頭,“萬家水碾”項目總投資2000余萬元,2023年預計租金、提成收入100萬元,提供50余個就業崗位、10余個創業點位,帶動村民發展一三產業,項目區年人均增收約1500余元。

扮靚鄉村,村民家門口掙錢

金燭村變美了,不少在外打拼的村民們也看到了商機和希望。

“村上把基礎設施全部整好了,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平台。”劉會是村裡回鄉創業第一人。2021年,在外務工的她回到老家,感慨家鄉變化時,恰逢“萬家水碾”項目招商,便第一個報名。

“今天我們的雞肉有五、六桌,然后還有烤全羊、烤豬等。”在村裡眾多小院中,劉會也是第一個開業的商家,幾個月來,人氣一直很旺,“不用東奔西跑,在家門口也能把錢掙了,一家人在一起很開心、很幸福。” 

金燭村文旅業態的多元化,也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村民張嘉成就在柴火雞做廚師,他家距離店裡,騎車隻需要10分鐘。“村上發展起來后,我們能夠就近務工,肯定很興奮。”

村道旁,有不少村民售賣自家土雞蛋、水果、藕等農產品。對於村裡人來講,村裡隻要有客流,自家的土特產就有市場。

63歲的萬素平村裡從事保潔工作,每月收入2400元。在村裡文旅帶動下,她除了每月保潔收入外,還有租金收益和集體經濟分紅。萬素平家有1畝多土地位於“萬家水碾”項目,流轉出來后,每年租金收益800斤黃谷,按市場價折算約1200元。“我們都希望村裡經營越來越好,這樣大家都會有更多收入。”眼見村裡旅游越來越火,萬素平心裡很高興。

“村裡發展旅游,村民們都覺得是好事,都很支持。”在黃林看來,搞好鄉村旅游,離不開村民們的大力支持,旅游有了起色后,村民的參與積極性更高。在村容村貌整治上,更需要每個村民積極行動,也需要集體的投入帶動。

租金+提成,各方收益如何保障?

“萬家水碾”項目2200萬元總投資中,有來自各部門項目資金800萬元、社會資本1400萬元。除了本地回鄉創業的業主,外來業主們看中的是資源優勢和運營模式。整個項目聘請第三方公司項目整體運營,採取“租金+提成”模式,統一收銀系統,提取營業額。

2022年初,“萬家水碾”剛開始打造時,黃巧便看中了這裡的發展前景。和家裡人商議后,他投資100多萬元經營起了小院。經過近一年的精心裝修,今年元旦后,小院開始有了回報。

“每年租金5萬多元,平常交給村裡營業額的3%。”黃巧盤算了下,村裡負責完善基礎設施、打造亮點,自己負責院內“軟裝”,不僅節約了投資,而且有整個項目帶動引流,風險會更小。

毛河穿村而過,兩岸有不少爛河坎、閑置荒地,如今也變成了“香餑餑”。業主張鑫華投入70多萬元,在靠近“萬家水碾”核心區的位置建起了“幕野營地”,主營時下流行的露營,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游客歡迎。

“作為我們業主來說,村裡的租金、分配很合理,也能夠接受。”在張鑫華看來,村裡集中優質資源打造旅游景點,知名度高了,人氣會越來越旺。自己專心經營,做好服務,便能獲得更多收益。

“商家的生意好壞,直接影響著集體經濟的收入。”算賬的不僅僅是像黃巧這樣的商家,黃林心裡也必須盤算清楚。除了固定租金收益外,運營順暢后,營業額將會是集體經濟收入的大頭。在此模式下,村集體經濟和商家抱在一起,商家生意越好,村集體收入就越高。

“撬動的最終目的,是大家一起獲得更大的產出和收益。”在黃林看來,在金燭村集體經濟發展中,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當地群眾參與、上級資金支持,猶如“引子”,帶來是村民、商家和村裡獲得相應收益。

發展成果共享,集體經濟收益如何使用?金燭村有著較為明確的計劃,40%繼續投入壯大集體經濟,40%用於村民分紅或基礎設施建設,20%用於貧困群眾幫扶救助和村級公益事業。

“油菜花開的時候,會很漂亮。”黃林指著河對面是一片農田介紹,今年村裡謀劃著動員村民種植油菜,既有觀賞性也不影響種植效益。像這樣的打算,黃林心裡還有很多,今年他將一個個落實,到時村裡的旅游體驗感會更強。(辛凱、馬詩雨)

(責編:彭茜、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