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中醫骨傷馬雲:幾十年持正創新,方得一代名家可能

2022年12月23日15:03 |
小字號

11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關於表彰第四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決定》及十大名中醫名單,八一骨科醫院馬雲名列其中!

省級十大名中醫,八一骨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山高人為峰,每一個身份的背后,都是厚實積澱與匠心精深的體現。從一名“毛頭小子學徒”,馬雲一路行來,是如何堅持初心、守正創新、傳承發展的?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多方採訪,探尋一代名醫大家的守正之路,從業之心,研學之精。

學徒不覺黃蓮苦  初識妙術奠初心

成都錦江之濱,萬福橋頭最美當屬秋冬,銀杏葉滿樹金黃,秋風吹拂,窸窸窣窣的飄落﹔除了視覺的盛宴之外,扑鼻而來的中藥香更是這條街最大的特色,尋味覓蹤,一家醫院躍入眼帘,它沒有恢弘氣魄的招牌,但恰與這百年府河相得益彰,更多了一分歷史的沉澱,這就是八一骨科醫院,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是老成都人口口相傳的中醫骨科名院。

1986年10月,八一骨科醫院初建,在何天佐等老一批中醫名家的精湛醫術之下,醫院的好口碑迅速在老百姓中流傳開來,骨折、腰腿痛等各類骨傷骨病患者紛沓而至。那時候,在何天佐的身邊總是跟著一位“毛頭小子學徒”,何老為患者辨証后,手一伸,他就能在一大堆相同的白瓷罐中挑選出正確的藥罐子遞給何老。他就是馬雲,從小跟著何天佐,受他言傳身教,聞著中藥香長大的中醫骨傷傳承人。

馬雲出生在中醫世家,祖輩皆以醫術著稱,成長在成都老胡同的他,在舅舅的耳濡目染之下,早早就與中醫藥結下了不解的緣分。與多數人的童年不一樣,馬雲從小就當起了何天佐身邊的“小藥童”,三七、紅花、赤芍......在旁人看來晦澀難懂的中藥材,孩童時期的他已是熟知。

馬雲告訴記者,他的中醫啟蒙人當屬自己的舅舅何天佐。“小時候坐在診所的牆角,看著一個個被攙扶著進入診所的病人,經過舅舅簡單操作后,不一會兒就高興的離開。那時就特別好奇,這看似簡單的手法、中草藥……為什麼就能治病?”

12歲時,他開始學習碾磨中藥。那時候的研磨器是一個用石磨做的凹槽,在凹槽上橫架兩根木棍子,中藥材放進凹槽裡,人架在木棍上,腳踩在轉軸上依靠身體重量碾磨中藥。時間久了,腳上都被磨出了血繭。“每次受傷,舅舅就抓了幾種藥調配在一起,敷在我的傷患處,沒多久就好了。”馬雲說,如果說第一次驚嘆中醫藥的療效是懵懂時蹲坐診所看其他病人,那麼第二次就是12歲時候的自己。

物誘委屈浮躁處 諄諄教誨鑄醫心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成都的街道小巷以其獨特的優勢,市民紛紛開始轉型做起了小生意。大家南下進貨擺攤售賣賺取相當可觀的差價,這座城市的商業氛圍正在興起。

那時候的馬雲20出頭,正是意氣風發、年少氣盛的時期。與他一同在成都老街長大的玩伴在時代的風潮下做起了生意,賺得盆滿缽滿。反觀馬雲,仍是老師的“小助手”,藥房的“大雜工”,整日都在碾藥磨藥,像與世隔絕,與兒時玩伴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時也有人勸我別學醫了,一起做生意,去掙大錢。”馬雲說,那時候的他真想過放棄,外面的世界精彩又富有活力,而學醫的過程是無比的漫長與枯燥,似乎看不到盡頭。但最終他戰勝了外界的誘惑,堅持了下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對中醫藥的喜歡,‘錢’人人都能賺,但中醫藥手藝人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第二次有過放棄的念頭源於突如其來的一記耳光。1986年10月,自八一骨科醫院成立,就從小診所正式開啟了醫院化運營。由於前期累積的好口碑,醫院患者源源不斷,有時候要排隊很久才能看到病,當時的馬雲也從一名小助手變成了一名坐診醫生。

馬雲回憶到,他曾經遇到了一位病人,所患之病較為普通,站在醫生的角度,他把病情及治療方式都已經詳盡地告知了患者,但患者心存落差,認為“自己排了大半天隊,結果看病隻有幾分鐘”,這是醫生在敷衍他。兩人大吵了一架后,患者找到醫院院長投訴了馬雲。

“當時院長都沒有問我緣由,抬手就給了我一巴掌,患者和同事都在,覺得很沒有面子。”當時的馬雲年少氣盛,因為這一記耳光,第二次萌生了放棄的念頭。事后,院長諄諄教誨,“你是醫生,他是患者,醫生要為患者做好服務,也就是所謂的醫者仁心……”這句話也讓馬雲印刻在了心裡,對自己“醫生”的角色與職責更為清晰,從此也對傳統中醫骨科救治更為堅定。

守正創新名醫路 感恩授業育“三心”

2000年左右,馬雲從醫已近20年,這時候的他沒有了初入行時的年少輕狂與心浮氣躁,經過時間的沉澱,在老百姓口中已小有名氣。“印象很深刻,當時最多一天接診了156位患者。”

馬雲描述那段時間的狀態就是從早到晚患者不斷,沒有時間吃飯,經常是白天忍著飢餓,晚上再回家吃飯。那時候還養成了一個習慣,隻要坐診,白天喝了水,半天都不用去衛生間,這個習慣到現在依然是如此。

2007年7月在北京召開的《2007-全軍中醫藥技術大比武》活動,馬雲代表醫院前去參加,這時候的馬雲擔任科主任已經有十余年。在此次活動中,他認識了首屆百名“全國名中醫”、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療法”傳承人孫樹椿,機緣巧合之下,馬雲拜師於孫樹椿,將中醫正骨融會貫通。

從1984年起,馬雲從醫近39年,期間他親自診治官兵10萬余人次,主持完成《基層部隊常見訓練傷防治教材》編寫﹔他全面繼承傳統醫技,總結創新出瞬間復位法、藥物聯合夾縛外固定術、十指推拿術、夾脊振抖法等新醫技,診療40萬余人,做到了無醫療投訴,無醫療糾紛,無醫療缺陷和事故﹔他收集整理四川何氏骨科流派文史資料8千多萬字、代表性著作7部、流派文獻60余份,深入挖掘並成功申報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他指導建立首批國家級中醫傳承工作室,在廈門、益陽、海口等建立傳承工作站,帶教骨科技術骨干,1000余名傳承人分布軍地及全國27省53市(地區),等等。

從2015年至今,馬雲擔任八一骨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在管理醫院的同時依然堅持每周3個半天的坐診,堅持查房、醫療管理等臨床工作,他說,“作為一名醫生,不看病心裡是慌的。”在他的管理下,目前的八一骨科醫院仍堅持全程中醫診療。

從聞著中藥香、好奇於中醫藥神奇療效的小小少年,到有過彷徨、但又堅定中醫藥之路的年少氣盛的青年,再到如今成為中醫骨科領域的一代名家,他說作為一名醫生,最重要的是要會做人,要常懷感恩之心,要有仁心、善心、良心,在青年醫生的培養和教導上也是如此標准在要求他們。

后記

八一骨科醫院從1986年的3人診所,發展成今天600余名員工的非遺傳承三級甲等傳統中醫藥骨傷專科醫院,近40年的發展歷史,見証著中醫骨傷的發展與傳承。

今時今日,府河之畔的銀杏樹又迎來了最美的季節,萬福橋頭的中藥香味依舊在空氣中飄散,醫院門前熙熙攘攘的車流與人流,也從未間斷。(封面新聞記者 曾亞 張焱)

來源:封面新聞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