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四川宣漢:創新“土地托管”模式穩糧增收

2022年11月22日16:4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新芽村油菜馬鈴薯示范種植基地。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新芽村油菜馬鈴薯示范種植基地。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11月17日,走進四川省宣漢縣天生鎮新芽村,隻見被托管的馬鈴薯郁郁蔥蔥,一群人正在田間地頭施肥、澆水、除草……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馬鈴薯長勢喜人,來年將獲得一個好收成!”達州市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曾鑫介紹,所謂土地托管就是在不改變土地承包權、經營權、收益權的前提下,按照“托管自願、有償服務、利益共享”的原則,農民將耕、種、收等生產環節全部交給合作社,簽訂土地托管協議書,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由合作社代替農民耕種管理土地,提供從種到收“一條龍”服務,按服務項目獲得報酬。

近年來,宣漢縣堅持黨建引領,讓村黨組織一手牽著農戶,一手牽著“田管家”,以農業社會化服務實現小農基礎上的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交出“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時代之問的宣漢答卷,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實現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為加速爭創全國“百強縣”、勇當達州振興“主力軍”奠定堅實基礎。

“田管家”唱好主角

奔向種地“錢”途

走進宣漢縣天生鎮新芽村,隻見一片馬鈴薯生機盎然,宣漢縣新芽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向森林正在田間地頭忙管理。

提起“土地托管”的事情,向森林一下子打開話匣子:“我在新芽村全托管土地500余畝、半托管土地3000畝,成了村民眼裡的‘田管家’,從種子購買到農資購進、田間管理,再到收割銷售,我們提供‘一條龍’服務。”

家住新芽村的村民向仕路,因年邁以及子女外出務工導致家裡勞動力嚴重缺乏,十分擔憂8畝地的耕、種、收問題。2021年,向仕路與宣漢縣新芽農機專業合作社簽訂土地“半托管”協議,把自家8畝土地交由合作社耕種,自己則當起了“甩手掌櫃”,解決了種地難題。目前,該村整村托管土地3604畝,促進土地集中連片經營,讓農民種地有“錢”途。

這只是宣漢縣破解土地托管“誰來種地”的一個生動實踐。近年來,該縣搶抓“全省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機遇,按照“托管自願、有償服務、利益共享”的原則,創新推行“土地托管”服務模式,在充分尊重小農戶經營權的基礎上,把小農戶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交給托管專業合作社,為小農戶提供耕、種、收、管、售“一條龍”全程托管服務或“菜單式”半程托管服務,成為破解農民“打工顧不上種地,種地又耽誤賺錢”難題的一劑“良藥”。

“土地托管有利於引領普通農戶參與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服務規模經營發展和節本增效,推進農業綠色生產發展。”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分管副局長曾鑫介紹,土地托管經營不僅能保証糧食種植面積,還能通過統一選取優良品種、統一合理配方用肥和統一精細化管理等方式,使新品種、新技術在生產經營中全面推廣應用,同時助推農業生產機械化進程。

“以前我們去收割,東一塊,西一塊,來回挪動機械的時間比收割的時間都長。”宣漢縣新芽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向森林笑著說:“現在,田挨田的農戶都把土地托管了,合作社進行農機操作便利了許多。村民把土地統一托管給合作社后,合作社統一採購種子、化肥,在耕、種、防、收環節實行統一管理,有效降低了成本。尤其是土地實現集中連片后,機械化作業效率更高,作業成本也降得更低。”

目前,該縣已成立專業合作社400余家,托管土地30余萬畝。

“規模化”成為主流

增強土地“錢”力

“稻田養魚施肥以農家肥、基肥為主。使用化肥要掌握安全濃度,避免直接洒到魚溝裡,也可半塊田半塊田的輪施……”這是宣漢縣家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稻田養魚技術方案中的內容。曾經難倒很多種糧“老把式”的“稻田養魚”難題,對宣漢縣家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來說隻不過是“小菜一碟”。

宣漢縣家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是“稻田養魚”全程托管服務提供方,具備稻田養魚施肥、飼養、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全部管理環節的服務能力。類似的生產托管服務組織宣漢縣已有100多家,這些組織以多種生產托管服務,降低了農業種植成本和生產作業成本,實現糧食生產節本增效。

這只是宣漢縣破解土地托管“怎樣種地”的一個生動實踐。近年來,宣漢縣堅持以“鄉村振興、服務三農”為宗旨,大力推廣土地托管模式服務,積極開展代種代收、配方施肥、農產品購銷、農資直供、病虫害統防統治、糧食烘干、技術培訓等服務,為農戶提供耕地全托管和半托管服務,全心全力為農戶當好“田保姆”,蹚出了一條符合宣漢實際、順應現代化農業發展需要的為農服務的好路子,讓廣大老百姓省心、省事、省力。

走進宣漢縣胡家鎮鴨池村,隻見該村成立了宣漢縣家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在托管的土地上大力發展“稻魚綜合種養”,增強了土地“錢”力。

“我們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現代農業產業,田裡種水稻,水溝裡養魚,不打農藥,化肥也用得少,種出優質稻谷,產量高、價錢好。” 宣漢縣家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袁軍說:“土地托管模式,讓原來屬於當地村民各家的零散土地實現了規模化種植,大幅度降低種地成本,增加土地產值,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穩增產”貫穿主線

展望致富“錢”景

“去年,我們承包村集體開墾的撂荒地87.5畝,再加上自家幾畝地,全部托管給合作社,隻要交上托管費,不用再操心春種秋收,種的油菜、高粱喜獲豐收。要是放在以前,我根本無法想象后果,那是不可能種完這麼多土地,更談不上增加收入。”宣漢縣胡家鎮鴨池村二組村民趙偉昌對土地托管帶來的深刻變化深有感觸。

像趙偉昌一樣受益於宣漢土地托管的村民數不勝數。近年來,該縣採取“統一托管、統一治理、統一經營”的方式,將撂荒耕地、零散地和產業發展低質低效地托管給村集體,

落實配套扶持政策,引進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提高土地綜合效益,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我村在被托管的土地上大力發展‘稻魚綜合種養’,增收‘錢’景遠大。過去隻賣稻谷,畝產450公斤,按3元�公斤算,每畝產值1350元,現在畝產600多公斤,我們加工成大米,還注冊了‘鴨池稻魚香’品牌,大米可以賣到10元�公斤以上。”宣漢縣家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袁軍細數變化,按每畝產大米400公斤算,產值可達4000元﹔畝產稻魚150公斤,按30元�公斤計算,僅賣魚的收入有4500元,每畝大米和稻魚的綜合產值就是8500元,畝產值是過去的6倍。

“我縣不斷深化土地托管服務,深挖土地潛力,在促進農業增產的同時,努力實現村民離鄉不離地,不種有收益,有效調動了農戶積極性,不少農戶主動將土地托管給合作社,不花一分錢、不下一次地,坐等分紅。”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海達介紹,土地托管模式不僅破解了土地撂荒等問題,還增加了農民收入,壯大了集體經濟,助力了鄉村振興。(符艷 張平 漆楚良)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