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成都崇州:“以人民為中心”深耕基層治理 打造幸福生活

趙祖樂
2022年11月16日16:5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崇州市東風村。崇州市委社治委供圖
崇州市東風村。崇州市委社治委供圖

農村林盤如何治理,小區治理如何規范,居民服務如何提升……小小社區,千頭萬緒,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近年來,成都崇州市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全覆蓋構建城鄉社區微單元分類治理的“365”工作模式,讓“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的奮斗目標一步步成為現實。

社區事大家議 讓“好地方”好上加好

周末的東風村比平日更加熱鬧,院壩裡、樹蔭下、鄉道邊,處處歡聲笑語。“以前出門就是稀泥,林盤裡環境差,居民積極性不高。現在好了,車一路開到門口,城裡的家人、游客都愛來。”村民張大爺笑言。

變化源自於基層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地處崇州西大門的東風村,通過持續開展鄉村治理,探索出 “一核兩線多元”的發展路徑,組建了林盤治理黨支部,搭建“黨員+社工+群眾骨干”的協商議事平台,成立院落管理委員會,建立起“黨員示范、群眾參與、院委評比、村委激勵”的機制,積極開展“環境整治評先進”“村規民約互評比”“集體文化共創建”等活動,充分調動居民參與林盤院落治理的積極性,增進了鄰裡之間和諧友好。

在崇州,東風村並非“獨一家”。近年來,崇州市委社治委圍繞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建設,深化“一核五體系”鄉村治理機制,以改革提能級、實踐促創新、發展強治理為主要抓手,促進鄉村各類場景與多元業態疊加滲透、優質產業與原生生態互促共生,把鄉村打造為詩意棲居的聚居地、產業發展的聯合體、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家園。

社區微小改變 促進小區新生蝶變

崇州上南街社區銀杏大院,由於居住多年,小區整體環境水平無法滿足小區業主需求,如何發揮基層自治力量來解決現實問題,成為社區治理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題。

“我們成立小區黨組織,推動黨員參與小區建設﹔組建院委會,制定《院落管理公約》等規章制度﹔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居民志願服務隊’‘紅領巾志願服務隊’等自治管理隊伍,引導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小區治理。”上南街社區黨委書記馬麗介紹,院落中134戶人家全都參與到小區的治理中,在社區黨委的引導下,居民自己開院壩會協商小區事宜,主人翁意識被充分激發調動起來,建言獻策非常踴躍。

“通過改造,我們小區已完全看不出幾年前臟亂差的影子。”李大爺是小區居民也是院委會成員,他全程參與了小區的治理,親身經歷了家門口的變化,“我們小區現在環境美了,停車方便了,很多以前搬出去住的老住戶,現在都搬回來了。”

如今的銀杏大院裡,居民的幸福感顯著提升。“我們這有不少慕名而來參觀的群眾,已經成為附近居民在茶余飯后拍照、打卡的‘網紅小區’。”居民張大姐說。

做優“家門口”服務 提升居民幸福感

這兩年,崇州已有175項審批服務事項可在各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不僅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還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

懷遠鎮採取發放“便民服務連心卡”、“特殊群體服務小隊”預約上門服務等方式做服務群眾的“店小二”﹔同時,成立了3支黨員先鋒隊,下沉9名黨員至村(社區),開展“貼心代辦送証上門”“耐心幫辦指導流程”等服務。

文井江鎮位置偏遠、地廣人稀,地理環境特殊。為更好服務群眾,該鎮建立了“1+3+N”便民代辦制度,即1個綜合便民服務中心、鄉村組3級干部服務團隊和N個組團式服務。特別針對居住在邊遠地區和鎮域范圍以外的群眾,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受到當地群眾一致好評。

在龍黃村,黨群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文化健身廣場、農家書屋、村民學院、村衛生站等便民服務設施應有盡有。依托這些設施基礎,龍黃村時常開展紅白事宜和、垃圾分類、傳統文化傳承等宣傳和文體活動,“家門口”的服務越來越細致,越來越能走進居民心坎裡,“我們在推進鄉村治理上更多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舉辦更符合村民需求的活動,持續完善社區服務,下一步也會考慮投建和完善老年大學,讓更多的老年人能老有所樂。”龍黃村相關負責人說。

基層治理是篇大文章,崇州將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持續守正創新,在破解矛盾中找到治理的新思路,在解決問題中創新治理的新模式,為奮力打造功能更突出、特質更鮮明、支撐更穩固、循環更暢通、聯結更緊密的郊區新城貢獻社治力量。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