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規模最大 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設備主體在川完工
2022年11月14日07:29 |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全球規模最大 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設備主體在川完工
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設備全貌。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海洋 攝
11月13日,甘孜稻城,隨著最后一個天線面被緩緩吊起、安裝到位,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迎來重大進展——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設備主體完工。這標志著當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初步成型,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子午工程是國家布局的用於研究空間天氣的觀測網絡。2012年,子午工程一期15個站點建設完成,2019年8月啟動新增16個站點建設工作。其中,位於稻城的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就是二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一個由313台直徑6米、形似鍋蓋的天線構成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天線均勻分布在直徑1公裡的圓環上,由圓環中心100米高的定標塔為整個觀測鏈路提供定標基准,狀如一顆巨大的“千眼天珠”。
望遠鏡通過捕捉150兆赫茲—450兆赫茲頻段的射電頻段,對太陽爆發活動進行成像成譜觀測,實現對太陽爆發所攜帶的高能粒子到達地球的時刻進行精確預報,為航天發射、地面電網、通信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預警和保障。
2019年,子午工程二期獲國家立項批准開建,四川省政府為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配套的地方項目同期獲批並開始建設。設備系統集成工作比預計時間提前50天完成。預計聯調聯試結束后將於2023年6月進入試運行階段,全面投入科學研究。屆時,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能實時監測太陽射電耀斑,跟蹤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形成、演化和進入行星際的全過程,對子午工程二期探索高時空分辨的日地空間環境動態特征和變化規律起到重要作用。該項目還將在脈沖星搜索等夜天文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徐莉莎)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