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32件作品榮獲四川文壇“雙獎”

2022年11月14日09:38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32件作品榮獲四川文壇“雙獎”

  11月12日晚,“向文學高峰邁進”第十屆四川文學獎、第八屆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頒獎典禮,在東坡故裡眉山舉行。19件作品獲得第十屆四川文學獎,13件作品獲得第八屆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

  每3年評選一屆的四川文學獎和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是當下四川文壇最重要的兩個獎項,被稱為四川文壇“雙獎”。

  19件作品榮獲四川文學獎

  第十屆四川文學獎獲獎名單,已於2021年12月27日晚通過四川作協官網對外公布。該獎項分為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兒童文學、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8個類別,共16部(篇)作品獲獎。

  其中,兩位樂山籍作家的作品獲得第十屆四川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分別是90后作家周愷的《苔》和林雪兒的《北京到馬邊有多遠》﹔中短篇小說獎由軍旅作家王棵的《從同志到先生》、格尼的《一壁青苔》、賈飛的《遠燈》獲得﹔詩歌獎由趙曉夢的《釣魚城》、彭志強的《二十四伎樂》、敬丹櫻的《槐樹開始下雪》獲得﹔凌仕江的《螞蟻搬家要落雨》、李銀昭的《一冊清涼》、沈榮均的《天青色等煙雨》獲得散文獎﹔周聞道的《重裝出圍》、陳果的《古路之路》獲得報告文學獎﹔兒童文學獎由王林柏的《買星星的人》獲得﹔文學理論評論獎由白浩和鐘良鳴的《二分法和三分火》獲得﹔獲得文學翻譯獎的是寧虹的《靈犀:一位法國詩人與蘇東坡的心靈交會》。

  據了解,對在評獎年限內已獲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的作品,將被授予四川文學獎“特別獎”。

  獲得本屆四川文學獎“特別獎”的是阿來的中篇小說《蘑菇圈》(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阿克鳩射的報告文學《懸崖村》(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獎作品)、阿微木依蘿的散文集《檐上的月亮》(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獎作品)。

  13件作品榮獲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

  此外,第八屆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獲獎名單,也已於2021年12月27日晚通過四川作協官網對外公布。本屆一共有13件作品獲獎:包括藏文作品獎2件、彝文作品獎2件、漢文作品獎9件。作品體裁涉及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含小小說)、詩歌(含舊體詩詞和散文詩)、散文(含雜文和隨筆)、報告文學(含紀實文學和傳記文學)、兒童文學、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

  藏文作品類,覺乃·雲才讓的《牧雲記》、扎西的《守望家園》獲獎﹔彝文作品類,阿洛夫基、賈巴甲哈的《情滿家園》,阿克鳩射的《天梯——來自大涼山阿土勒爾村的脫貧攻堅故事》獲獎﹔漢文作品類,夢非的《山神谷》、韓玲的《康家地》、阿索拉毅的《詭異的虎詞》、羊子的《祖先照亮我的臉》、楊勝應的《川北風》、沙輝的《高於山巔隱於心間》、南澤仁的《遠山牧場》、阿微木依蘿的《我的父親王不死》、依烏的《啊啵》獲獎。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獲獎感言

  90后獲獎作家周愷:我一定會繼續創作下去

  在頒獎環節,長篇小說獎獲得者、1990年生於樂山的周愷作為獲獎作家代表,上台發表了獲獎感言。《苔》是周愷的首部長篇作品,在30多萬字的篇幅裡,他用超常的耐心和見識,在歷史的煙塵中“還原”再現了一個家族故事。在小說中,樂山的地理風物、歷史掌故、人物方言以及晚清四川民眾的生活場景,都寫得很扎實,展示了一位年輕人對歷史、時代、命運的深邃思考。

  在獲獎感言中,周愷分享了他寫《苔》的背后故事:“我的老家在樂山市安谷鎮,我在那裡出生,在那裡成長,18歲離開。21歲時,我開始短篇小說寫作,有時會寫到那裡的某一條街、某一棟房子、某一個人,不過是情節所需。那時候,我寫離別,但並不真正懂得離別的滋味。直到27歲時,我舅舅生了重病,他是我最親的人之一,我頻繁回到安谷去看他,終於動心寫一部長一些的小說。這就是《苔》這本小說的緣起。我從那年的3月寫到了10月,一頭是親人的遠去,另一頭是日漸清晰的舊時的家鄉,真真是一場煎熬。當然,現在這一切已經畫上句號。無論是對讀者還是對作者來說,文學都是揪心的,揪心才使得生命體驗更深刻。感謝四川文學獎,我一定會繼續創作下去。”

  幕后故事

  文學翻譯獎獲獎作品原著作者將蘇東坡視為知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四川文學獎文學翻譯類的唯一獲獎作品《靈犀:一位法國詩人與蘇東坡的心靈交會》,翻譯的是由法國著名詩人、小說家、評論家、漢學家克洛德·羅阿(1915-1997年)創作的蘇軾傳記。此次該獎項在東坡故裡頒出,算是一種美好的呼應。

  克洛德·羅阿在文學生涯中不斷保持著與中國文化的對話,撰寫了大量專門論述中國和中國文化的著作,還將從中國詩歌中得到的靈感運用於創作中。

  克洛德·羅阿曾來到中國,與老舍、梅蘭芳等人交流,並借由羅大岡的介紹了解了蘇東坡及其詩詞。在《靈犀》這本書中,羅阿評述了蘇東坡的生平和詩詞,也講述了他在中國的親身經歷。

  蘇東坡是生活在11世紀的中國文人,羅阿是與之相隔千年之久的法國詩人。他們中間隔著千年的時光,還有語言、文化、思維等種種差異,但羅阿卻對蘇東坡以“朋友”相稱,甚至熱愛到狂妄地認為“他就是我”。他對中國文化保持著親近和喜愛,以法式的浪漫筆觸,為讀者呈現了一位與往常不甚相同的東坡形象。《靈犀》由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寧虹教授翻譯,行文流暢優雅,與羅阿的文風非常貼合。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責編:彭茜、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