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成都市武侯區:真情服務“零距離”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2年10月12日15:1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武侯區洗面橋社區來蓉少數民族黨員帶頭參與社區抗擊疫情,促進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成都市民宗局供圖
武侯區洗面橋社區來蓉少數民族黨員帶頭參與社區抗擊疫情,促進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成都市民宗局供圖

成都市武侯區現有少數民族常住人口4.85萬人、民族地區駐蓉辦事機構65處,少數民族人口年均流動量超100萬人次。近年來,武侯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營造了各民族團結共享的精神家園、同心家園、溫馨家園,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近年來,武侯區已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區(單位)”4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基地等點位13個。

以弘揚主旋律為先導 共建民族團結“精神家園”

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思想文化宣傳,打牢民族團結思想基礎,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實現各族群眾“一家親”。

一是以浸潤式宣傳增強“五個認同”。統籌謀劃、一體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在各民族傳統節日組織各族群眾文藝聯歡,舉辦各民族成就展覽。將每年9月確定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同時以重要節慶為契機,開展“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等主題活動,全面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

二是以多元化交流促進民族相知。打造“民族文化之家”“吉福會客廳”“讀書會”等各族群眾交流平台,組建民族歌舞隊、組織中華文化講座,打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小區。

三是以先進性示范促進民族團結。堅持典型引領、示范帶動,持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都體育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363醫院等駐區單位以及吉福、洗面橋、黌門街等社區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以建強黨組織為引領 共建民族團結“同心家園”

積極引導各族群眾參與社區發展治理,在共治共享中促進各族群眾“心連心”。

一是強化“黨員示范促善治”。在洗面橋、吉福等社區組建民族文化之家黨支部,在錦宏閣小區等點位成立流動黨小組,推選政治過硬、組織能力強、有社會威望的少數民族黨員參與小區黨建工作,擔當促進民族團結的宣傳員、勸導員、關愛員等,成為各族群眾日常交往、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連心橋。

二是強化“群眾同心促自治”。引導各族群眾擔任社區、院落黨組織、民情議事會、自治小組成員,鼓勵各族群眾通過建立居民公約、民主決策、財務公開等制度,參與轄區公共事務,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提升各族群眾“家園情懷”和社區歸屬感。

三是強化“全員參與促共治”。與西藏、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等民族地區駐蓉辦事機構、西南民大等駐區高校聯建民族工作協作機制,組建覆蓋區、街道、社區的專兼職民族工作隊,民族地區駐蓉辦民族工作協作隊以及民族工作志願者“三支隊伍”,充分凝聚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強大合力。

以辦好暖心事為紐帶 共建民族團結“溫馨家園”

堅持真情服務、精准解困,在互幫互助中促進各族群眾“零距離”。

一是便捷服務讓辦事更順暢。在窗口部門、街道社區開設各族群眾就醫、就學、社保等服務綠色通道,設置“一站式”服務平台,讓各族群眾共享各類便民服務。

二是精准服務讓群眾更順心。開展社區基本公共服務現狀及需求調查,按照統一標准將社保、民政、教育等政務服務下沉社區,各族群眾可以就近辦理15大類139項下沉的公共服務,讓各族群眾共享宜居宜業生態。

三是法制服務讓權益有保障。打造“格桑花”人民調解室、法律服務工作站等載體,聘請少數民族代表、專家學者和法律工作者擔任“特約聯絡員”“特約信息員”“特約調解員”,妥善處置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讓各族群眾共享法制服務保障。(成民宗)

(責編:彭茜、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