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一年 走進“滾滾”的家

2022年10月12日07:58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一年 走進“滾滾”的家

  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野化培訓中的大熊貓。四川省林草局供圖

  大熊貓國家公園彭州片區入口展示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供圖

  4天,4連拍!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工作人員在整理資料時發現,安放在白熊坪區域的一台紅外相機,於今年5月連續4天拍到同一隻野生大熊貓的活動畫面。“3至5月是大熊貓的發情期,求偶交配時非常愛打架。”專家推測,鏡頭裡這隻大熊貓蓬頭垢面,唐家河片區明年很可能添一隻野生大熊貓寶寶。

  這裡,正不斷孕育、呵護著新的生命和希望。

  去年10月1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作為國寶大熊貓的家,一年來,這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建設之變

  保護修復棲息地26.56平方公裡

  變化,首先體現在建設上。建生態廊道。9月2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茂縣管理總站負責人陶伯山登上土地嶺山頂,察看去年9月種下的100畝箭竹林的長勢,“這就是走廊帶,專門為大熊貓修的‘鵲橋’。”

  為破解大熊貓棲息地破碎化問題,《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棲息地恢復指南(試行)》出台,土地嶺、黃土梁等重點生態廊道修復和大相嶺、栗子坪等野化放歸基地建設持續推進,已累計保護修復大熊貓棲息地26.56平方公裡,新建主食竹0.37平方公裡。得益於走廊帶植被恢復、功能發揮,黃土梁區域野生大熊貓在部分地段活動時長大幅增加。根據規劃,大熊貓國家公園內一共要建7條大熊貓走廊帶。

  建基礎設施。在寶興縣蜂桶寨鄉鄧池溝村村口,新近立起一塊灰色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界碑,編號“SCBXX0001”。今年4月,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完成勘界落圖。連日來,大熊貓國家公園內多個區域正在立界碑、挂界牌、打界樁、豎區樁。未來,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等地將設置園碑,交通道路和重要點位將設置指引、提示、警示、禁止等標識標牌。同時,標准化建設也在持續推進,新(改)建保護站點41個,維護改造巡護道路168.8公裡,建成視頻監測卡點(口)407個,布設紅外相機1773台。

  建機制制度。今年5月,大熊貓國家公園岷山北部開展了為期一周、覆蓋川甘兩省4縣的生物多樣性監測巡護聯合行動,共記錄物種30余種,類似的聯合行動已開展4次。今年四川片區設置固定巡護線路663條、重點區域監測樣線1434條,開展巡護8萬余人次。

  目前,由川陝甘共同編制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2—2030年)》已完成上報並持續優化完善,空間布局、生態修復等專項規劃也在同步編制中。

  科研之變

  完成各類科研項目近300個

  9月27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唐家河環志站負責人肖梅,正為下一次鳥類環志調查做准備。建站后,唐家河片區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聯合建立“鳥類環志與疫病監測站”,在區內7個區域開展了鳥類環志調查,網捕鳥類中有10種為保護區新收錄鳥類。

  科學研究是引領大熊貓保護的關鍵。目前,大熊貓國家公園投入達1.5億元,全面開展科研本底調研,完成各類科研項目近300個,包括大熊貓糞便DNA檢測研究、岷山永久性森林大樣地第二輪調查研究、放牧對大熊貓棲息地質量影響、小相嶺山系放歸大熊貓現狀及成效研究等。

  四川還聘請兩院院士、權威專家等113人組成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專家咨詢委員會,進一步充實四川省大熊貓科學研究院力量,完善人才服務和智力共享機制。

  截至目前,大熊貓國家公園共監測獲得170余種野生動物實體影像,首次監測到黑頸鶴、赤狐、斑林狸在滎經片區活動﹔確認了狼、雪豹等大型食肉動物在保護區的分布,為岷山北部食物鏈完整性提供了重要佐証。

  科研平台在完善。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大熊貓遺傳數據平台,掌握500余隻大熊貓的DNA檔案信息。建立紅外相機數據管理信息化平台,智能監測范圍覆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20%。

  科研體系在完善。創新整合繁殖、激素、遺傳等指標,建立系統的大熊貓放歸成效評價體系。完成9隻放歸大熊貓的監測與成效評價,共獲取GPS數據3萬余個、行為數據150萬余條,發布《大熊貓放歸技術規范》。

  此外,大熊貓國家公園已開展自然教育活動共計41次。

  法治之變

  管理有法可依,多項試點顯成效

  9月23日,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依法公開 開庭審理趙某某、辛某某破壞自然保護地罪一案,這是全國首例涉國家公園破壞自然保護地罪刑事案件。

  一年間,大熊貓國家公園不斷加強法治建設。看立法。四川將《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列入省人大、省政府2022年立法制定類計劃,目前正有序推進。今年4月四川出台《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辦法》,明確管理體制、規劃建設、資源保護、利用管理等重點內容,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看執法。相關試點取得示范成效:雅安市滎經縣依托現有的熊貓法庭,新設立了熊貓檢察庭,成立生態環境資源檢察專門機構﹔綿陽市平武縣挂牌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平武管理片區警務工作站,由“熊貓警長”與護林員開展聯合巡護﹔廣元市青川縣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川陝甘毗鄰地區的公安機關、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機構開展警園共建……

  看協作。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與省檢察院建立起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協作機制,雅安管理分局與雅安市檢察院共同制定《公益保護協作實施意見》,多方共同保護大熊貓國家公園。

  經營之變

  11種原生態產品特許開售

  4月28日,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款原生態產品“平武中華蜂蜜”上線銷售。這是今年3月底,大熊貓國家公園給予原生態產品特許經營授權后,正式銷售的首款產品。“這款蜂蜜是大熊貓國家公園開展社區融合創新發展的試點成果之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社會協調發展處處長沈興娜表示。

  一年來,大熊貓國家公園在社區共管機制建設、生態保護補償、綠色產業發展等方面積極開展創新試點。

  入口社區展新顏。四川分期分批對大熊貓國家公園內以及周邊455個村(社區)開展建設。9月,滎經縣龍蒼溝鎮萬年村,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滎經展示館、龍蒼溝超現實沉浸式體驗館、熊貓會客廳、熊貓養氧民宿酒店等項目建設接近尾聲,越來越多的熊貓形象、熊貓元素在各個角落萌發生長。

  特許經營出新品。“平武中華蜂蜜”等11個產品使用“大熊貓國家公園”及帶有防偽碼功能和數字編碼的標識,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大熊貓國家公園內的自然資源專項調查、確權登記覆蓋面繼續擴大。

  社區共建更給力。以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為例,已建立涉及125個村(社區)的40個共建共管委員會,與村集體簽訂集體所有資源合作保護協議334份。“我們優先吸納大熊貓國家公園及周邊原住居民從事野外巡護、資源監測等生態管護工作。”沈興娜說,今年已有1893名社區原住居民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各類生態管護崗位。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在加強工作協調、依法規范建設管理、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支持原住居民就業和社區發展、加強科研宣教厚植國家公園文化等方面著力,高質量建設名副其實、出色出彩的大熊貓國家公園。

  大熊貓國家公園大事記

  (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

  2021年

  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

  12月大熊貓國家公園第一次局省聯席會議召開

  2022年

  3月 四川省林草局召開做強大熊貓超級IP企業座談會

  2022四川“自然教育周”系列宣傳活動啟動

  4月 四川省政府印發通知,明確《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辦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5月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標准化建設座談會召開

  6月 大熊貓國家公園第二次局省聯席會議召開

  “大熊貓國家公園退化棲息地質量提升與效益評估技術研究”項目啟動

  7月 四川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建設的意見》

  9月 2022大熊貓國家公園科普知識大賽啟動

  素材來源: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代強)

(責編:彭茜、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