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成都國慶黃金周:
接待游客1211萬人次 “成都人游成都”凸顯

今年國慶長假正式收官。盤點國慶黃金周成都文旅消費,“成都人游成都”市場特征凸顯,展現了消費復蘇的活力,其中又透露出哪些新的文旅消費動向和趨勢?
10月8日,成都市文廣旅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據綜合測算,今年國慶假期成都共接待游客1211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6.9億元。其中,全市A級景區接待游客431.9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287.6萬元。全市及區(市)縣直屬文化館、圖書館和博物館等接待游客38.5萬人次。7家A級天府古鎮累計接待游客超110萬人次。
同時,以夜食、夜游、夜購、夜宿為主的“假日夜經濟”成為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微度假新場景、新業態更是成為市民游客假期休閑的新潮流。
7家A級天府古鎮 累計接待游客超110萬
“9月份以來,受抑制的文旅消費需求得到較大釋放,本地市民出游意願較為強烈,尤以主城區周邊的近郊古鎮游、鄉村休閑游備受青睞。”據成都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街子古鎮、洛帶古鎮等天府古鎮紛紛推出特色節慶活動,營造出喜慶歡騰的假日氛圍。比如,街子古鎮推出“唐風宋韻·沉浸蜀州”沉浸式國潮文旅體驗月活動,體驗感十足。洛帶古鎮開展孔明開街情景劇活動,融合三國文化、客家文化、古驛文化、漢服文化,打造沉浸式客家民俗情景劇,感受東山客家獨特的待客之道與山歌文化。數據顯示,7家A級天府古鎮假日期間累計接待游客超110萬人次。
與此同時,成都鄉村振興成果日益凸顯,文旅農商產業融合日益深化。其中,天府農博園以秋日游園會的形式,開展草坪音樂會、文創藝術集市、“農博游園”劇本殺等活動,成為今年國慶假期“網紅”景點,打卡、拍照、露營、親子研學,一景多趣,深受游客喜愛。道明竹藝村新開放的竹藝公園,以“竹文化”為特色,以“竹生態”為亮點,以“竹景觀”為主線,以“竹旅游”為業態,以“竹產業”為品牌,讓游客感受“竹”的魅力。
文博引爆國潮
“夜經濟”活力迸發
這個假期,成都各類文博展館成為熱門打卡地,不少市民游客通過逛展、賞文物,積累知識,拉近與傳統文化的距離。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國慶期間成都推出了100余場各類國慶主題文旅活動,其中成都博物館推出《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窯》主題展、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舉辦《學習用典——中國優秀經典故事連環畫作品展》、天府藝術公園美術館舉辦《視覺之巔——中國當代攝影研究展》等,展覽豐富、形式多元,吸引超15萬人次游客。
夜食、夜游、夜購、夜娛、夜讀、夜宿……豐富多元的“假日夜經濟”帶動文旅消費復蘇及產業恢復發展,成為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今年國慶期間,改造升級后的“夜游錦江”全新亮相,充分滿足游船、賞景、研學等文旅消費需求。新游船、新場景吸引眾多游客眼球,參與體驗者近5萬人次。邛崍平沙落雁文化街區推出“平沙落雁·煙火市集”國風主題游園會,打造“傳統街巷市集”,植入“鳳求凰”沉浸情景演繹,吸引眾多游客體驗游覽。
輕旅游躥紅
高品質露營預訂爆滿
這個國慶,都市休閑景區、城市公園、天府綠道、特色書店、主題咖啡、特色文化街區、劇本殺等微度假新場景、新業態,逐漸成為市民休閑放鬆的新潮流。比如,錦江區三聖花鄉、東部新區丹景台、天府新區興隆湖、東安湖體育公園等公園綠道,已是成都市民休閑度假的首選之地,騎行散步、聚餐會友、帶娃遛寵、打卡拍照,其熱鬧程度與傳統旅游景區不分伯仲。
而近郊露營更成為市民休閑度假的新風尚,“房車+露營”“露天音樂會+露營”“美食+露營”“旅拍+露營”等新潮流深受游客追捧,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區(市)縣的高品質露營營地連續多日預訂爆滿,青龍湖濕地公園、白鶴灘濕地公園、通濟花海露營公園等公園裡的草地上歡聲笑語,充滿假日歡樂氣氛。
滿足游客品質化、個性化需求的民宿游持續火爆,蒲江明月村、都江堰青城山、龍泉驛山泉鎮、大邑安仁古鎮、彭州磁峰鎮、溫江壽安鎮等區域的鄉村精品民宿入住率超過80%,部分高品質、特色民宿連續多日一房難求,高品質旅游正在煥發生機。(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