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三江新區:把慢下的時間搶回來

9月29日上午,宜賓三江新區四川蘇格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格”)大門口,一輛滿載貨物的大車完成掃碼、亮碼等操作后緩緩駛入企業園區。“最新的原材料到了,為四季度生產做好准備,保証疫情防控和經營生產兩不誤。”企業總經辦專員凌銳說。
目前,三江新區企業已全面恢復正常生產。三江新區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抓好助企紓困工作,沖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全省、全市發展大局多作貢獻。
“一大早就通知了全體員工回到園區,進行封閉運行管理。”回想起進入“防疫泡泡”的第一天,蘇格安全主任周洪賓記憶猶新,當天,1900名員工中有1600多人第一時間進入“泡泡”,“缺席的員工佔比不大,都在可調整的范圍內,全力保生產問題不大。”
周洪賓的底氣,在於吸取了疫情初期封閉管理時的經驗和教訓:此前的封閉管理中,因准備不足,導致原材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企業損失不小。“我們從去年就開始謀劃,今年5月制定涉及生產、生活、防疫等多方面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8月進入閉環生產白名單……遇到緊急情況,可以立即啟動預案。”
企業生產手機主板的SMT車間裡,28條生產線馬力全開,近300名工人兩班倒。企業總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蘇格園區8月產值達4億元,“在限電的情況下,都沒有出現訂單延時交付的情況。下半年是行業旺季,更要加大力度沖刺全年目標。”
加速沖刺,首先要保証原材料供應。企業商務部經理張小靜說,蘇格園區當前訂單情況良好,儲備的原材料可以滿足企業一個月的生產不受影響。
張小靜說,靜態管理期間,三江新區除了為企業生產提供支持外,還發放了車輛通行証,可外出進行採購﹔同時,企業與兩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已提前報備了相關信息,落實了從物料產地到園區的“一條龍”配送。貨物進廠后,內外部人員不直接接觸,物品消殺后再開封,開箱后再消毒入庫房。
在運出產品方面,成品由物流公司從車間直接運往工廠碼頭,再從碼頭運到深圳的倉庫,從那裡分銷到國內外銷售。
“從車間到倉庫,點對點一路直達,閉環運輸。”她強調,28到32個小時就到了,和平常沒有區別。(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寧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