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惠企政策包 搭建就業服務橋
成都多措並舉助力企業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智能化車間內,生產平穩有序
成批的藥品正通過流水線向外輸送,研究人員穿著無菌服仔細地觀察著培養皿﹔車門框、前杠等零件不斷由機器組裝,噴漆、打磨,一輛輛嶄新的汽車完整落地﹔全智能車間內,各種厚度的電池片正有序生產……日前,成都市各大企業已有序開啟復工復產模式,全力沖刺第四季度,拼經濟,抓生產,穩增長。
記者從成都市人社局獲悉,為助力企業盡快滿產達產,市人社局加勁加力、持續實施系列扶持政策,加快落實穩崗返還、項目培訓、吸納就業補貼等助企紓困就業政策,全力以赴解決企業用工需求,多措並舉保障企業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政策主動找企業
在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的車間裡,太陽能電池片陸續生產,IGV小車按照程序穩步運行,智能化車間內生產平穩有序。
“閉環生產期間,所有生產線正常生產,產能超100%,甚至是超預期完成,在年底我們也將進行生產的全力沖刺。”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HR部長蔣婷表示。
在如此大規模的生產且進度不掉隊的背后,人社惠企補貼發揮了巨大作用。據了解,自2020年初以來,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通過社保減免共計獲得了800余萬元,通過政府已出台的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等系列措施,預計獲得了500余萬元的政策扶持,極大地幫助企業緩解壓力,也精准落實到了每位生產員工的生活補助、繳納社保、技能提升培訓等相關支出。
生產完成的膠囊、藥片等正通過機器流水線裝入藥盒中﹔工作人員穿著黃色無菌服,認真比對每一個經過面前的產品……紅雲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整體已全面復工復產,在疫情期間,3條生產線都處於工作狀態中。
“我們的人員流失率僅在5%以下,這得益於人社部門在此期間搭建的各類招聘平台。”紅雲制藥集團人事總監劉淑玲表示,去年企業共700余人,今年預計整體規模將超過900人,多出了25%的人員崗位,目前已完成20%,今年與以往不同,都是招聘政策主動找到企業,幫助企業保障生產用工,在9月和6月,通過直播、線上平台等方式,招募了很多新晉人才。
在領克汽車工廠總裝車間裡,各類車配零件有序組裝,生產員工按步驟檢查成品汽車的各個細節,現場一片繁忙。自9月1日成都市實行全體居民原則居家以來,領克汽車成都工廠在閉環生產條件下,確保了生產經營的不斷線,產能達到每日400-450台的水平。
據悉,今年以來,按照《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關於保就業穩市場主體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暫行)》等文件,領克汽車成都工廠享受惠企政策達45項,其中包含穩崗返還12.4萬元、項目制培訓350萬元等,總計享受惠企政策補貼440.4萬元,在政府大力支持和惠企政策落實中,幫助企業實現了穩工穩崗。
重點保障企業用工
2022年以來,成都市人社局深入實施政策落實快辦行動,積極創新經辦服務模式,出台了多項企業用工保障措施,積極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如何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並全力以赴推進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主要依托線上多形式、線下多渠道、政策進園區企業三類對策。”成都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重點在於對政策主要內容、具體辦理流程等進行詳細講解,加深企業對惠企政策理解,“面對面”溝通,“點對點”解答,“一對一”服務。
重點企業用工保障方面,堅持企業需求牽引,精准供需匹配,為做實做細重點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已建立三級用工保障服務機制,組建重點企業用工保障專班,設立“一對一”就業服務專員,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難題、穩生產”。
同時,把握線上優勢,開通“宜業成都就業供需公共服務一體化平台”,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開放式、交互性對接服務﹔強化區域合作促進用工保障,加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都市圈人力資源供需合作,“點對點”加強區域勞務合作交流。(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楊升濤 實習記者 魏捷儀 受訪單位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