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四川高校學子“同上一堂糧食安全思政大課”

2022年09月25日17:4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9月25日電 9月25日,由人民網聯合黑龍江省教育廳、四川省教育廳、海南省教育廳共同主辦的“同上一堂糧食安全思政大課”活動在線上舉行。思政課以“了不起的中國糧”為切入點,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糧食安全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背后的人物、故事,闡釋中國特色糧食安全道路的重要意義,引導青年學子正確認識和把握“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努力為守護大國糧倉貢獻青春力量。

思政課邀請到了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二級教授、省委黨校名師工作室首席專家,省級高端智庫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姜國忠﹔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雜交水稻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章志宏﹔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家指導組組長楊文鈺三位身在“三農”不同戰線的講述人,從中國的糧食安全成就及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耕地保護、種源技術攻關、疫情形勢和國際環境下中國的糧食風險應對等不同角度為青年學子講授一堂“糧食安全思政大課”。

思政課上,楊文鈺圍繞“中國的糧食安全成就及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話題進行了講解。他介紹,2021年是我國糧食生產的連續第十八個豐收年,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實現了糧食產量穩、價格穩、市場運行穩,土壤改良、栽培耕作、綠色防控和農業機械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對於我國人口眾多,仍存在糧食消耗大,以及大豆、油料自給率不足等問題,楊文鈺表示:“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不能指望依靠進口外國糧食來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決不能在吃飯這一基本生存問題上,讓別人卡住我們的脖子,要把糧食安全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借雜交水稻的成就來說明,我國通過多學科多領域協同發展,開展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技術的聯合攻關,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間套作集約利用資源,產出高效﹔輪作降低病虫害,生態可持續。”楊文鈺表示,為了傳承和創新傳統農耕技術,他們團隊歷時23年創新實現大豆玉米間套輪作一體化和現代化,研發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該技術核心是2行密植玉米帶與2至6行大豆帶復合種植,立體多面受光,行行具有邊行優勢,大豆受光量顯著增加,邊行劣勢顯著下降。”當談及11年定位試驗時,楊文鈺表示,大豆的固氮作用和輪作效應使作物固氮能力提高18%,生物多樣性增加,病虫害發生率降低,農藥施用量減少25%。“這項技術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國際領先,為解決大豆玉米爭地矛盾和實現高產出與可持續的統一提供了新的路徑,是‘穩玉米,擴大豆’的關鍵之舉。”

講解最后,楊文鈺表示,中國特色糧食安全道路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以高產出、可持續為目標,開展良種、良發、良壤、良機、良制多領域的攻關研究和應用,為確保中國糧食長久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四川省組織全川各普通高校學子在線收看了課程,並要求各地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開展“同上一堂糧食安全思政大課”的重大意義,要根據思政課教學進度安排,結合學生聽課情況,組織開展學習討論,引導學生在了解中國糧食安全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同時,正確認識和把握“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努力為守護大國糧倉貢獻青春力量。四川農業大學學子章鈞榕在收看思政課后表示:“聽了講解后,我對糧食安全有了全面的、正確的認識,身為農科學子,我迫切希望為國家農業發展出一份力。”(王波、顏煜婷)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