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翠屏:21萬份物資包,一場擔當與感恩的雙向奔赴

“菜包3次送進屋,吃好宅家不外出。組織者不辭勞苦,老百姓心悅誠服。肩並肩全力以赴,戰疫魔勢如破竹!解封時載歌載舞,干群們鼓掌歡呼!——酒都社區三次送食品上門有感。”9月19日,宜賓市翠屏區合江門街道酒都社區一微信群裡面出現了這樣一首順口溜,作者是原宜賓市文化局老黨員劉興明。
“9月13日,第一批生活物資包送上門,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劉興明說:“沒想到還有第二次、第三次,除了肉、菜,還配送了調味菜、零食、水果等,考慮地太周到了!”
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是打好后勤保障戰。
保量——4家企業保供7.4萬戶居民
9月12日晚,翠屏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在中心城區開展集中攻堅全面清零行動的通告》,對轄區內合江門街道、大觀樓街道、西郊街道全域開展上門服務,由政府統一進行生活物資派送。
經統計,3個街道第一批次派送的物資需要7.4萬份。
為確保物資配送及時准確,翠屏區迅速成立由區發改局、區商務局、區交通局以及相關街道組成的物資保障工作小組,提前確定綠源超市、萬家福等4家大型超市作為供貨商,形成保供企業供貨、生活物資保障組調配、街道社區組織發放的鏈條式配送流程。
“每份近20斤,共需配送2萬份。我們連夜准備,將在規定時間內全部配送到位。”蓉戎連鎖超市負責人孫廷蓉介紹,每一次物資配送前都將組織100余名員工通宵工作,確保凌晨5:00前能順利轉運出。
保數量,還要保質量。為保証配送肉品的新鮮,翠屏區在配貨過程中採取同殺同送,在運輸過程中通過蔬菜與肉類分運、肉類提前預冷、冷藏車運輸肉、配送點再裝肉等方式,避免肉品在運輸過程中變質。
“考慮到一部分家庭不具備做飯條件,我們還配備了蛋糕、火腿腸等物資。”翠屏區商務局副局長開妍介紹,他們同時為滯留賓館酒店的外地人員提供了速食“愛心包”。
提速——1100余名志願者讓期待不等待
翠屏區合江門街道、大觀樓街道、西郊街道屬於宜賓老城區,非物業小區多,零散樓棟多。為提高配送的效率,翠屏區綜合配送戶數、范圍、小區實際等,採取“虛擬小區”模式科學設置配送點位184個,形成“企業送到點、社區分發、志願者上門”的配送流程。
“我們調動了50余輛運送車,全程閉環轉運,根據物資保障組的通知送到指定點位。”綠源超市物流基地負責人介紹。據悉,在物資配送期間,各企業總共動員85輛運送車,每日運送320余車次,確保及時將物資送往配送點位。
早上8時起,一份份生活物資包陸續送達各小區。早已准備好了的工作人員立即開始了緊張的卸貨、搬運、擺放、統計,隨后一包包地送到每家每戶。
“我們社區老舊小區多,志願者隻能通過爬樓送貨上門,需要的人力就更多一點。”合江門街道東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建中介紹。
在配送物資之中,翠屏區根據每個配送點位的具體情況搭配不同數量的配送志願者,整合1100余名社區干部、網格員和志願者參與送貨上門之中,讓群眾的期待不等待。
點贊——一場盡心與感恩的雙向奔赴
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從9月13日到9月18日,6天內連番的物資“轟炸”,讓居家的翠屏人民“猝不及防”,大家的朋友圈紛紛晒起了開箱視頻和廚藝比拼,“感謝”與“感恩”成了高頻詞。
“感謝政府考慮周到。”“大白們真的太辛苦了。”“每一次六七萬戶,這個投入太大了。”“隔壁小伙伴都饞哭了。”……這樣的話語頻頻出現在了社交網絡。
截至目前,翠屏區總投入1400余萬元,發放了3批共21萬份生活物資包、重1373噸,其中肉類145噸、菜類1228噸。
同時,為確保全區物資供應順暢、價格穩定,翠屏區還組織市場監管、商務等部門每日對各大超市、商場、農貿市場開展聯合巡查,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市場價格壟斷等違法行為,跟蹤監測全區糧油、蔬菜、肉類、雞蛋、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情況,做好信息發布、產銷銜接和供需引導,為全區疫情防控大局提供堅強支撐。
“目前,翠屏區部分區域已經解除靜態管理,我們也將進一步加強市場保供,督促保供企業做好線上購物服務,讓居家群眾能夠享受又好又快又省的‘雲’購物體驗。” 翠屏區發改局副局長石俊表示。(楊曉川)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