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影子虫”頻繁出沒 致數十人受傷

近期,自貢多人反映稱“被影子虫傷了”,導致皮膚發炎甚至潰爛。同時,還有許多網友在網上熱心提醒:“碰到千萬不要拍打,它的體液含有刺激性的強酸,對皮膚有較強‘腐蝕’作用,沾一點就會導致皮膚潰爛,嚴重的可能化膿,甚至出現頭昏、頭痛。”
它到底是種什麼虫?據自貢市中醫醫院醫生介紹,大家所稱的“影子虫”,其實就是隱翅虫,其尾囊裡有強酸性(pH1-2)毒液。用手拍打或捏碎隱翅虫時,其體液就會接觸到人的皮膚,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記者從自貢市中醫醫院了解到,今年8月至今,該院共計接診因拍打“影子虫”致皮膚發炎甚至灼傷的患者達50人,其中5名患者還因“皮炎伴感染”接受住院治療。
“隱翅虫”出沒
尾囊攜強酸性毒液,
拍打后易引發皮炎
自貢市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胡彬介紹,當地人通常所說的“影子虫”,其實就是隱翅虫,也叫隱翼虫。隱翅虫為蟻形甲虫,體長0.6-0.8厘米,頭、胸、腹部為黑色和橘紅色相間。白天棲居於雜草石下,夜間活動,有趨光性。
隱翅虫是一種尾囊有液體的昆虫,其液體為強酸性(pH1-2)毒液。當人用手拍打或捏碎隱翅虫時,體液就會接觸到人的皮膚,或由拍捏虫體的手帶至別處而引發接觸性皮炎。
胡彬介紹,搔抓或拍死壓碎隱翅虫后,在接觸部位會出現點、片狀或條索狀紅斑,伴痒,漸有灼熱疼痛感。隨后,紅斑上還會出現密集的丘疹、水疱,最后發展為膿疱或呈灰褐色壞死,灼痛明顯。在皮疹周圍,還可能出現鮮紅色丘疹或水疱,搔抓后出現糜爛面。一至兩周后脫痂而愈,留有色素沉著或淺瘢痕。皮疹嚴重時可有發熱、頭疼、惡心、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據了解,隱翅虫主要分布於我國的東、南、西部,北部少見。好發季節為夏秋季,以秋季多見,6月-9月是其活躍期。
醫生提醒:
發現身上有隱翅虫怎麼辦?
不要拍可吹走,外出可涂抹風油精
胡彬介紹,若發現隱翅虫停留在皮膚上,不要拍打,應該採取輕輕吹氣的方式將其吹走,然后用清水或鹼性肥皂水洗淨接觸過隱翅虫的皮膚。
如果你忍不住拍了它,接觸到其毒液,切勿用接觸到毒液的地方觸碰身體的其他部位。應立即用清水或鹼性的肥皂水清洗患處,然后及時就醫,向醫生說明情況,以便及時處理。不可自行亂涂藥膏,或用手去抓撓患處,以防繼發感染。期間,也可以嘗試用冰塊敷在患處,這樣能緩解一些不適。
隱翅虫皮炎初期的症狀是紅斑,隨后紅斑上會產生密集的水泡,第一時間發現皮膚出現這種症狀,首先要用大量的清水沖洗,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用鹼性的肥皂水清洗傷口,酸鹼中和能緩解皮膚的不適。同時也可以用一定比例的高錳酸鉀溶液、生理鹽水、一定比例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皮膚。
要想不讓隱翅虫靠近,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用風油精。隱翅虫遇到風油精會立即斃命!所以,外出或上山涂點風油精,隱翅虫就不敢接近了。(劉捷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袁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