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數日每天呼入量超10萬個 呼入量猛增“12345 熱線”怎麼運轉?

這幾天,12345熱線是成都最繁忙的電話。呼入量猛增的情況下,如何確保市民來電的接通和解答?9月3日下午,記者前往成都12345熱線接聽中心,進行現場探訪。
進入中心,記者看到,2200多平方米的大廳,被分成了一個個格子間,接線員戴著耳機坐在各自工位上,耐心地與電話那頭的市民溝通。
“平常一天的呼入量在2.5萬個左右,最多不超過3萬個。而這幾天,每天都有10萬個,9月1日的呼入量更是達18萬個,今天截至下午3點就已有11萬個了。”成都12345熱線接聽中心負責人謝燕輕介紹。
中心接線員李源說,平常每天接80至120個電話,而現在每天要接120至150個電話。“即使這樣,好像時間也總是不夠用。在8小時工作量之外,還要加班。”
呼入量猛增,如何來應對?一方面是迅速建立疫情防控專班,增加接線員數量,同時實時動態調整員工班務。“從過去的高峰時段200人,到現在的高峰時段三四百人,我們現在實行7×24小時輪班制接聽市民的電話。”謝燕輕說。
另一方面,是技術上的保障。為確保平台正常運轉,7月以來,成都12345熱線就搭建了相應的應急備份平台。“現在,即使在緊急情況下,平台也能正常運行,市民能正常呼入電話。”成都12345熱線平台技術運營方負責人羅利軍表示。
市民來電主要反映哪些方面的問題?“從這幾天的接聽情況來看,67%的市民來電都是疫情防控政策咨詢類問題。”謝燕輕說,這些問題大多數通過接線員就能解答。另外一部分,是市民在小區管理、看病就醫等方面的意見和求助。
對於非政策咨詢、需要緊急解決的問題,成都12345熱線接聽中心會迅速形成工單,將其轉到成都市網絡理政辦后台,后台則積極聯系相關部門進行緊急處理。在此方面,有一系列的節點規范。如,針對疫情的緊急訴求和存在安全隱患的群眾投訴,成都市啟動了7×24小時緊急聯系辦理機制,嚴格落實“1小時受理”“不定時動態跟蹤”“24小時回復”等節點規范。(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