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記者探訪成都市部分種植養殖大戶——

在地品種長勢良好 蔬菜採摘熱火朝天

2022年09月05日07:47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地品種長勢良好 蔬菜採摘熱火朝天

工作人員正在加緊裝箱

  記者昨日走訪了部分種植養殖大戶及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發現,各生產保供基地均響應成都市農業農村局應急生產調度機制,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同時,加足馬力閉環生產,確保保供主體基地貨源充足、上市有序。

  據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已建立起蔬菜畜禽生產、社會化服務、農資供給、企業服務、質量安全、產銷對接等保障小組,分別對402家應急生產保供主體生產經營信息進行統一調度,細化落實生產主體上市品種、產量、時間,分批次建立主體目錄,動態更新上市品種和產量。目前全市在地蔬菜面積65萬畝,未來一個月可投產面積43萬畝、可收獲產量61萬噸﹔全市生豬存欄約290萬頭,本地生豬、母豬存欄在合理調控區間,生豬屠宰日均約1.5萬頭,能夠有效保障供給。

  有序安排生產

  拓寬蔬菜品類

  昨日一大早,新津區岷江社區韭菜基地內便熱鬧起來。“按照相關部門和市場需求,我們每日都排出了生產計劃,最近恰好是韭菜花盛花期,採摘量也不錯,今日韭菜出貨量在2萬斤左右。”岷江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志清告訴記者,作為新津區確定的蔬菜保供基地,合作社一方面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面有序安排生產。

  在位於都江堰市的聖壽源農業有限公司種植基地內,新鮮的絲瓜、豇豆、小白菜等源源不斷地從基地運到各大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熱火朝天採摘的農戶們,這裡還有一位由該市農業農村局確定的“點長”——為了確保農產品能“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都江堰市已全面落實農業生產保供主體“白名單”管理制度,啟動“點長”負責制,在20家蔬菜保供主體和15家畜禽保供主體及3家定點屠宰場均派專人駐點協調,對口農業生產保供主體生產、採收、運輸、疫情防控等相關事宜。公司總經理蒯世軍告訴記者,為了確保生產供應,聖壽源還同步協調了公司位於甘孜、阿壩等地的蔬菜基地,拓寬蔬菜保供品類,日均蔬菜保供能力達200噸左右,且價格與前段時間基本持平。

  “我們已加強本地蔬菜生產情況監測,全面掌握在地蔬菜面積、品種、上市時間等,動態完善應急保供生產基地目錄庫。”據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成都全市在地蔬菜面積65萬畝,長勢良好,主要品種有茄子、辣椒、番茄、黃瓜、絲瓜、豇豆、小白菜、生菜等,未來一個月可投產面積43萬畝、可收獲產量61萬噸。這段時間,市農業農村局已組建了專班,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組織生產主體及時採收,增加應季蔬菜供應量。

  啟動閉環模式

  生產安全“兩不誤”

  昨日,一輛輛拉滿生豬的卡車從位於金堂縣福興鎮的四川牧原農牧有限公司駛出,送往周邊各大屠宰場。“我們已經啟動了緊急預案,這段時間每日生豬出欄量大概在320頭至350頭。”公司銷售負責人唐輝輝告訴記者。

  一邊是排得滿滿當當的生產計劃,一邊是摞得老高的疫情防控制度、安全生產流程以及全體人員的防疫台賬。據唐輝輝介紹,按照金堂縣的統一安排,工廠召集全體員工輪崗值守,啟動了閉環生產模式,確保疫情期間生產和安全“兩不誤”。據悉,牧原金堂基地共有存欄母豬和育肥豬共計4.5萬頭,9月預出欄生豬3000頭左右。“我們還建立了應急預案,根據供求情況,短期內每日還可再增加200頭至300頭生豬出欄。”

  在位於武侯區的正大豬肉優鮮店,一輛輛挂著“四川省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証和“成都市車輛應急”通行証的冷鏈運輸車有序進入,豬肉、雞肉、雞蛋等新鮮肉類以及蒸餃、酥肉等加工食品源源不斷地上架。“我們積極響應成都市場保供應急措施,工廠24小時不停轉,實行閉環全力生產。”成都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50輛飼料、生豬運輸車輛已辦理蓉疫通通行証,切實保証重點物資的物流暢通。

  據悉,目前成都市已啟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畜禽生產保供工作方案,建立124家生豬、禽蛋重點生產保供主體,加強對保供主體的指導和服務,千方百計穩定生豬生產,同時加大市外生豬調入,督促指導屠宰企業做好近期生豬收購計劃,確保豬源穩定充足。據悉,目前全市生豬存欄約290萬頭,生豬屠宰日均約1.5萬頭,能夠有效保障供給。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泳 文/圖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