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央視的諧劇《我們的力量》有望回川“落地”

三人同時站在舞台卻分屬不同空間,依舊遵循諧劇“一人獨演,獨演一人”的形式,全程虛擬交流,幽默與感動並存……8月1日,在登上央視后,諧劇《我們的力量》主演鐘燕平透露,這部戲以后有望在四川“落地”,從線上走到線下演出與觀眾見面。據悉,這部劇還入選了中國曲藝家協會“喜迎二十大 說唱新時代”——全國優秀曲藝節目網絡展播。
7月31日晚,由四川著名曲藝演員鐘燕平、王磊、吳丹帶來的諧劇《我們的力量》在CCTV-3“好戲連連看”欄目上演。這個由成都牡丹花職工曲藝藝術團出品的優秀作品,講述了一個關於工人和工人家庭的平凡故事,將“一人上場,滿台生輝”的諧劇魅力帶給全國觀眾。
記者從節目中看到,諧劇《我們的力量》對三條不同時間線的演繹,體現著中國工匠精神的延續。“這部劇通過三代工人的某一特殊節點的片段捕捉——從三線建設時期,到改革開放初期,再到當今新時代,反映不同時代工人有著不同的勇氣、膽氣和志氣。”鐘燕平介紹,他們三人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來打磨這個諧劇節目。
這個諧劇節目由李多編劇,陶淵導演。在他們看來,雖然劇中的主角看上去都很平凡,但正是他們用最質朴的耕耘和付出,成就了新中國工業一次又一次騰飛。“三位工人是千千萬萬工人的縮影,在他們身上能看到我們父輩的影子。”吳丹告訴記者,自己的父親當年就是參加三線建設,來到成都工作的,這些角色讓她感到格外親切與熟悉。
眾所周知,諧劇是“一人獨演,獨演一人”的藝術表達形式,三個人在同一舞台上如何來處理?“絕對嚴守‘一人獨演,獨演一人’的藝術特性,更加考究每個演員的舞台調度和眼神方向,不能讓觀眾感覺到演員有任何相互交流的跡象。”王磊告訴記者,三個演員的調性要基本平衡,不然會出現這裡高那裡矮,這裡緊那裡拖的情況。“要經過非常嚴謹的排練,給對方留出絕對正確的接口。”
對於這個諧劇節目,戲劇評論家張建蓉贊不絕口,表示從一個側面很好地表現了三代工人的生命軌跡和精神面貌,充滿正能量。“劇本構思很巧,貫穿三代人的故事、工匠精神的內蘊很好。同時,形式上有創新,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系,體現出新特色。”在張建蓉看來,鐘燕平、王磊、吳丹三人的表演內斂、朴實。“有克制的激情,拿捏有度,形體和肢體語言得當,符合人物要求。”
“《我愛滿堂彩》,演員台上跩,相聲和小品,包袱莽起甩,有一段諧劇,也非常有趣,《我們的力量》,演員會演戲。扮演三個工匠,角色個個漂亮,一男和兩女,表演都開放。三條不同時間線,挨一挨二來展現,工匠辛勤地付出,祖國建設做貢獻……”一位喜愛曲藝的熱心觀眾還以一首四川方言詩《四川諧劇再登央視》,表達對這個節目的喜愛。(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