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精准施策、扎實推進,農戶承包撂荒地“喚醒”率目前達到99.87%——

眉山探索撂荒地難題的多種“解法”

2022年07月25日07:4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眉山探索撂荒地難題的多種“解法”

  7月15日,天府新區眉山片區貴平鎮升龍村的一片坡間平地裡,玉米和大豆間錯排列。該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鐘約奎穿梭其中,仔細查看大豆和玉米長勢。

  這片坡間平地,半年前還是無人管理的撂荒地。鐘約奎介紹,由於多方面原因,這裡有近58畝土地無人種植,逐漸撂荒。隨著眉山全力落實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措施,這片土地也被“喚醒”——經過平整復耕后於今年3月交由升龍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代管,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耕地保護和利用事關糧食安全。為了堅決打贏整治撂荒地這場硬仗,眉山正按照“減存量、防增量、提質量”的要求精准施策、扎實推進,探索撂荒地難題的多種“解法”。

  找准撂荒原因,試點對症下藥

  “這片土地在山坡上,涉及村裡的50余戶村民。”升龍村黨支部書記劉宗宇說,村裡曾仔細分析過土地撂荒的原因,主要在於小規模耕種經濟效益低,“這裡是丘陵地帶,地塊零碎,耕種難度大,效益也不高﹔地處丘陵之間,水利灌溉條件薄弱,也無法使用農機耕作。”

  農村人力資源的流失加重了這些不利因素。劉宗宇說,以前村民會在這些丘陵間的零碎地塊上種一些對水、肥要求不高的糧食作物,“但隨著不少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這類土地撂荒的情況就日益增多。”

  眉山地處成都平原西南部,境內山巒縱橫,丘陵起伏,河網密集,丘陵面積在市域面積中佔比較高。升龍村的情況頗有典型性。

  今年初眉山啟動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天府新區眉山片區探索試點撂荒地整治長效機制,在貴平鎮試行“集體經濟+新型經營主體+農戶”“三結合”模式,解決無人種、效益低、穩面難問題。

  作為試點區域,升龍村“首吃螃蟹”——近280畝撂荒耕地經過土壤肥力提升、宜機化改造后,整改為標准化農田﹔村裡成立了集體經濟合作社,以400元/畝的價格從村民手中將這些地塊流轉整合到一起,“目前正在引進種糧大戶和經營主體,未來希望通過合作經營實現三方受益。”劉宗宇說。

  多元化探索,解碼“誰來種”

  同樣是探索解決“誰來種地”,仁壽縣慈航鎮採取的是購買社會化服務實現“代耕代種”。

  去年,眉山市發放種糧大戶補貼資金915.65萬元,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今年,眉山爭取到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1454萬元,支持符合條件且在中國農服平台注冊登記的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服務公司和供銷合作社等主體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推動服務帶動型規模經營發展。

  在此基礎上,慈航鎮創新工作辦法,將社會化服務引入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中。據介紹,該鎮對撂荒耕地所涉及的農戶進行了意願摸排。對農戶不願意復耕但同意復種的,經測算成本,以村規民約的方式約定農戶每畝繳納一定的復耕費用,由村集體統一購買社會化服務進行復耕,復耕后交給農戶復種﹔對於農戶不願復耕復種的,同樣由村規民約約定農戶繳納一定的費用,村集體統一購買社會化服務進行復耕復種,根據農戶意願和地塊情況分類約定收成的歸屬。

  多元化的探索正在眉山全面鋪開。根據各地撂荒成因和現狀,眉山組織區縣、鄉鎮積極探索“幫耕幫種、流轉耕種、兜底復種”等復耕復種模式,比如引導群眾組建互助組,統籌勞動力幫耕幫種﹔對無意願復耕的農戶,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引導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轉包耕種﹔對特殊情況形成的撂荒地,交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委托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復耕復種。截至目前,眉山農戶承包撂荒地“喚醒”率已達到99.87%。

  引入專家力量,增強內生動力

  “大家要特別注意田地中玉米的生長情況。”7月14日,在仁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四川農業大學試驗田中,四川農業大學科研助理郭銘召集合作社工作人員和農民,向他們講解近期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農田管護的注意事項。

  郭銘介紹,仁壽縣正重點推廣適宜當地的“3︰2”種植模式,即“大豆三行玉米兩行套種”。這項技術的原理是充分利用高稈和矮稈作物的合理搭配,擴大行距,增加光照。

  “這技術實際操作起來並不簡單。”郭銘說,在種植的時候,需要“縮株保密”,嚴格控制株距和行距,才能確保大豆玉米均衡吸收養分。

  在這片試驗田附近,是仁壽縣五谷園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流轉了當地近1000畝土地,其中300畝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這一“鄰裡關系”讓合作社受益良多。

  “技術人員悉心指導,讓我們種田更有信心。”五谷園專業合作社經理李棚說,四川農業大學的技術人員不僅給予種植技術指導,還設計研發播種施肥、收割機等農機,聯系生產廠家定制專用農用機械,提供農技與農機的雙重保障。

  引入科技力量提高種田效益,近年來眉山各區縣與川農大等科研院所合作,聯合建成“駐扎在土地邊”的多個專家大院,增強農戶、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新型經營主體參與撂荒耕地整治的內生動力。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眉山還出台了多項撂荒耕地整治工作方案以及考評細則。同時,相關財政配套撂荒地整治資金2578萬元,重點支持規模經營主體開展集中連片復耕。(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蒙)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