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四川阿壩州黑水縣:穩抓溝域經濟發展 探索鄉村振興之路

2022年07月11日17:0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藍天白雲下的維多村街道。王曦攝
藍天白雲下的維多村街道。王曦攝

果蔬中蜂民俗溝、核桃香豬花海溝、生態農牧溫泉溝、冰川觀光休閑溝、神山探險體驗溝、藥材藏雞彩林溝,一溝一體系、一溝一主業、一溝一特色,近年來,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按照省委“錯位發展、特色發展”要求,遵循將農業種植、養殖、生態、旅游、民俗等發展集為一體的“溝域經濟”發展理念,立足“早實核桃、藏香豬、道地藥材、鳳尾雞、生態蔬菜、黑水中蜂”6大主導產業,立體布局生態智慧農業和民俗文化旅游業,進行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黑水實踐”。

從“百草園”到生態致富“藥蜜谷”

陽光燦爛,西格基在生氣蓬勃的花草叢間俯身查看蜂箱情況,蜜蜂飛舞,“唱”著勞動之歌,這是冰山彩林藥蜜谷的晨間一景。建於2019年的藥蜜谷,位於黑水縣沙石多鎮冰山彩林溝,是一處集中藥材選育繁育、黑水中蜂標准化示范養殖、科研科普培訓基地、特色農產品展示等於一體的多功能基地。“我們的‘百草園’裡面種有五加皮、瓦布貝母、高山羌活、秦艽這些中藥材植物,藥蜜谷蜜蜂的蜜粉源主要就是基地種植的道地藥材花蜜,所產蜂蜜味道香甜醇厚、品質極高。”黑水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科技中心副主任楊帆說。

憑借藥蜜谷基地豐富的中草藥資源,黑水中蜂將自然的饋贈釀造為上佳蜂蜜,在傳花授粉時還增加了植物多樣性。一方面,實現“藥+蜂”立體生態種植新模式,另一方面,通過“政府+企業+基地+農戶”方式,藥蜜谷為當地農牧民提供優質種苗(蜂群)、跟蹤服務、集中培訓、穩定銷路,帶動黑水縣及周邊縣群眾發展中藥材、黑水中蜂產業,助農增收。

村民何加他表示,自家2021年的17多萬元收入中,蜂蜜一項就佔了15萬元。據悉,藥蜜谷今年預計產蜜320噸左右,產值超3200萬元。在特色農產品展示中心,本土中藏藥材、藏香豬、蜂蜜產品各色農產品琳琅滿目,還有蜂蜜唇膏、面膜、香皂等衍生產品。目前,互補共榮的產業融合發展勢頭正佳,楊帆說:“通過電商等途徑,把黑水‘土特產’推廣出去,讓農民獲得切實利益,是下一步要努力攻克的難題。”

打造精品旅游村寨 康養羊茸向幸福出發

“哈德”,在藏語裡有“吉祥幸福”的意思,羊茸哈德是一個嘉絨藏族聚居村,坐落在天然氧吧奶子溝八十裡彩林區精品景點“落葉鬆林”中心區,寓指“向幸福出發之地”。走進羊茸村,村民們神採奕奕,熱情以待來往游客。

實際上,過去的羊茸村交通閉塞,物資運輸需要人背馬馱,村民住房常受山體滑坡地質災害影響,生產生活情況極為艱苦。2012年后,羊茸老寨實施整村搬遷,以康養為定位,規劃出住宿接待區、餐飲接待區、品茗休閑區等,並配套打造美食街、生態超市、接待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以精品旅游村寨、幸福美麗家園為基礎,羊茸村實現了村容村貌優化升級,注重民俗文化挖掘與展示,強化和提升旅游服務功能。“支部+公司+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為村民提供就近就業機會,其中包括脫貧戶、邊緣戶6戶10人。“公司將每年總利潤的95%按入股佔比進行分紅。”阿壩州羊茸哈德旅游服務有限公司經理諾布卓瑪介紹,“2021年全村旅游收入達630萬元,純收入達230萬元,實現戶均分紅6.1萬元、人均分紅2.1萬元。”

發展“核桃+”特色產業 維多村邁步振興路

7月的知木林鎮維多村,翠綠的核桃樹木枝頭挂滿青色的核桃鮮果,種植規模超過千畝。2020年“芳香濃郁、油而不膩”的知木林核桃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証,同年,知木林鎮維多村成為阿壩州首批鄉村振興試點村,堅持圍繞“核桃+”農業產業體系,以核桃種植推動農業產業振興。

誰會想到小小的核桃也能帶來大創收。村中成立了核桃合作社,並採取“黨支部+主題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維多核桃主題農場,涵蓋了種類介紹區、核桃食譜區、主題故事區等,完成300畝核桃示范園的標准化種植,並配套建設節水灌溉設施。另外,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業和循環農業,完成種植生態蔬菜860畝。村民公齊他一戶共有19畝核桃林,每年產出的核桃賣給合作社能增收5.7萬元,而林下種植的青稞、蔬菜等其他農作物收入大概有2.5萬元左右。

核桃合作社、核桃加工廠以及派生的林下經濟讓核桃產業實現從分散到集中,形成一條農產品生產銷售鏈條,聚農副產品種植、加工、冷藏和轉運服務為一體,帶動起維多村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除此之外,維多村實施“三改、兩拆、兩化、兩處理、一貌”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政府投入資金2850萬元,結合自然生態和民俗文化,推進村容村貌全域改善,培樹鄉村文明新風,努力展現“活力維多、魅力維多、生態維多、智慧維多、幸福維多”,大大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王波 王曦)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