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加減乘除 成都打出助企紓困組合拳

2022年06月09日07:41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加減乘除 成都打出助企紓困組合拳

  當下,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在哪裡?產品訂單有流失,企業資金難周轉,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員流動不容易,物流運輸和產業上下游串聯還有點堵……那麼,我們的政策措施就朝著這個方向去!

  在4月11日成都《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30條”出台之后,市級各部門、各區(市)縣均根據職能具體實際出台相關實施細則及措施等:市發改委建立產業“建圈強鏈”紅黑榜,市文廣旅局印發《支持旅游行業紓困發展的政策措施》,市商務局印制《成都市RCEP成員國市場重點商品貿易機會清單》等﹔錦江區、青羊區、成華區分別出台助企惠企相關措施。

  加大幫扶力度,減輕企業負擔,提高政策的乘數效應,破除當下發展過程中的堵點難點……認真對比分析各部門、區(市)縣已經出台的相關政策措施,有針對性的措施陸續出台,目的隻有一個: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加大幫扶力度

  助企紓困,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免申即享,秒到賬,真是一場及時雨!”這是中嘉微視總經理金福實對紓困解難“郫都速度”的點贊﹔“這是一段綜合辦、專業辦、智能辦、幫你辦的旅程!”快速辦好一項復雜的變更登記業務后,成都市頂尚天賦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員工鐘斌為金牛區行政審批局寫來感謝信……

  前4月經濟運行數據日前公布,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下滑。“正如氣溫的變化有一定趨勢性,短期的氣溫變化異常波動,但改變不了天氣總體逐步回暖的態勢。”國家統計局分析稱,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變,韌性足、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也沒有變。

  4月以來,在成都“30條”推出之后,成都各部門、區(市)縣相繼送出政策禮包,以更加實際的行動助企紓困。郫都區出台《成都市郫都區支持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促進經濟穩定增長20條政策措施》,首推“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不需要企業填寫申報資料,符合條件的就按政策進行款項撥付﹔成華區印發《成華區貫徹落實成都市〈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政策措施〉的實施辦法》,減免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房租,降低中小微市場主體經營成本……

  市級層面,成都已先后出台《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助企惠企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關於落實相關惠企政策助企發展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計助企紓困解難”。

  加大幫扶力度,不斷出台的政策措施讓企業信心更加堅定,市場主體相關指標能直觀反映一座城市的經濟活力韌性——今年1-4月,成都新增市場主體20.5萬戶、增長21.3%,增量居副省級城市第1位,累計達到343.9萬戶﹔全社會用電量增長9.5%,4月稅電指數達102.3、處於景氣區間。

  減輕企業負擔

  減稅降費,帶來更多的獲得感

  國家層面,已明確將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持范圍、全力以赴穩住市場主體、積極擴大投資和消費等方面出台措施,支持穩住經濟大盤。

  梳理成都各部門、區(市)縣已經出台的各類助企紓困政策,減稅降費、減免房租、給補貼等成為“必選項”。統籌推進穩增長、提質量、惠民生、防風險,營造更加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環境。

  企業端,這些“必選項”帶來了怎樣的獲得感?

  5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來自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的數據顯示,6月1日-2日,成都共有800余台車輛享受購置稅減半政策,購置稅減免額超600萬元。

  記者實地採訪四川成都中升匯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時,負責人鞏躍輝正在電話調度。忙碌的間隙,他告訴記者,“今天店裡的咨詢電話比往常多了三四成,到店客流量也有增長。我們的主力暢銷車型都在政策覆蓋范圍之內,我相信這一波新政會直接刺激前期觀望客戶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潛在客戶,接下來應該會出現一個較好的銷售形勢,我們要抓住政策優惠期提前做好准備。”

  頭天剛出台政策,翌日下午資金就已到賬,這是中嘉微視總經理金福實連連點贊的紓困解難“郫都速度”。5月24日,郫都區出台了《成都市郫都區支持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促進經濟穩定增長20條政策措施》。第二天中午,當大家還在討論頭一天出台的政策措施時,金福實的手機到賬短信就響了。中嘉微視是此次郫都區眾多收到激勵資金企業中的一員,其收到的兩筆激勵資金均來自“免申即享”政策。

  “我們是高科技企業,對引進人才特別渴望,希望政府能為來都江堰工作的科技人才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我們制造業受原材料、人工、電費等成本上漲影響較大,希望政府能切實幫助我們在這些方面降低成本。”5月27日,由都江堰市營商辦主辦,都江堰市稅務局承辦的都江堰市2022年第二期“企業茶敘時”主題沙龍活動現場,稅企連心共商紓困好對策。

  沙龍、蹲班、座談會、對接會……政企面對面,通過各種形式與企業對話,就是想直截了當地傾聽企業訴求,給出精准迅速的政策解答。

  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可以預見的是,成都將有更多助企紓困、利企惠民的政策和服務持續落地見效。

  乘數效應疊加

  深化改革,持續放大政策效應

  政策是否快速落地,是此輪助企紓困的關鍵所在。

  “隻用一天我們就辦好了留抵退稅業務,這給企業資金周轉帶來了很大幫助,也給企業發展‘提了一口氣’。”享受到稅費優惠政策的諸多企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紛紛為此點贊。

  來自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的數據顯示,自4月1日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以來,成都市已成功為3萬多戶納稅人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超170億元,其中小微企業佔比超96%,退稅金額佔比超四成。

  系列助企紓困的政策和服務還將接踵而至:成都市正組建農業、工業、建筑業、服務業、文旅、會展、交通運輸、國際物流、外貿9個重點行業領域服務專班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點項目、投資促進、就業促進4個綜合協調服務專班,持續深化援企穩崗擴就業,提升政策針對性實效性、提高政策精准性可及性。

  縮短審批時限,同樣也是重點內容。

  5月30日,在全面落實國家、省系列惠企政策基礎上,按照成都市助企紓困30條要求,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出台了《助企惠企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15條”,支持市場主體有效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健康發展。“深化商事登記與智能審批便利化改革”便是其中重要的內容。

  “持續優化企業開辦‘一窗通’‘營商通’線上平台。通過建設智能審批系統,解決企業辦事填表難、來回跑、耗時長的問題。証照‘聯辦、聯變、聯注’,實現讓企業進一次門辦成多項事。這些措施有利於降低企業和群眾辦事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目前,成都市開辦企業時間已全面壓減至0.5個工作日內,開辦的環節、材料、流程等進一步精簡,既可以通過線下開辦企業專窗辦理,也可以通過四川政務服務網、“天府通辦”APP、“營商通”APP等在線辦理,全過程不收取任何費用,並且還提供免費集群注冊、免費刻制印章、免費寄遞以及跨域通辦、幫辦導辦等服務,真正實現了企業開辦“最多跑一次”“零成本”。

  扶上馬,還得送一程。

  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印發的《成都市關於支持企業北京証券交易所上市的若干扶持政策》,除了真金白銀地對新上市企業進行獎勵之外,更重要的是:“企業上市流程中的綜合支持配套服務。”該項政策明確提出:完善擬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將符合北交所定位的擬上市企業納入后備庫﹔建立擬上市企業歷史沿革等相關事項審查確認工作機制,加快企業北交所上市流程。

  將短期紓困政策與建立長期長效機制相結合,成都看得更遠。

  破除發展堵點

  暢通循環,在更大范圍配置資源

  於宏觀政策來講,3月國家出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相關政策,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這對當下眾多企業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利好。

  具體到成都。對內,在成都“30條”中明確提出:通過加大資金獎補、加強用地要素保障等方式促進外商投資項目加速招引落地﹔全力保障國際物流通道順暢,全力增強鐵路、空運運力保障,滿足更多企業出口需求。

  汽車產業是成都重點優勢產業之一,受疫情影響,汽車企業在上海和長春等地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鏈受阻,人流、物流難暢通怎麼辦?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及時制定出台《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以赴穩增長工作方案》,為汽車等重點行業企業申請臨時通行証、開通物流綠色通道。

  對外,5月底,一個全新的政策細則出爐,將幫助本地外貿企業拓寬海外市場。成都市商務局聯合成都海關、成都市口岸物流辦編制了《成都市RCEP成員國市場重點商品貿易機會清單》,共涵蓋12個國家、24個子目錄,涉及7293個商品門類。來自成都海關的數據,1—4月,成都海關向成都地區簽發RCEP項下証書119份,簽証金額合計5715.6萬元。

  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列載著興發鋁業(成都)有限公司約1000噸鋁型材,共40個尺櫃的班列緩緩駛出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向著越南(河內)駛去。“這是我們的產品第一次搭專列出國,意味著從此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物流方式!” 看著專列離站,公司財務總監繆兵興奮不已,有了國際物流專列加持,興發鋁業決定在成都擴建5萬噸產能。

  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政策,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卡點,破除供需之間的斷點,保障民生、推動產業循環……“除”字的背后直指貨暢其流、供需適配,讓中小微企業更好實現穩定經營,並實現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運用市場。

  專家觀察

  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四川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智庫主席兼首席專家楊繼瑞:

  在企業紓困解難中推進高質量發展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均拿出真招實招,政策能出盡出,讓市場主體和民眾能享盡享。“這無疑為企業紓困解難的‘關鍵窗口期和攻堅期’。”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四川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智庫主席兼首席專家楊繼瑞昨日在接受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我以為,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無疑是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和形成好預期的關鍵。”楊繼瑞分析說,投資是支撐宏觀經濟的“定海神針”,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裡,最能立竿見影﹔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最終目標,特別是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作為最大“變量”,可以轉換為經濟的“有效增量”﹔另外,用好RCEP關稅紅利,擴大產品出口,有助於保持經貿的“高光時刻”。

  他注意到,為了穩經濟促消費,不少地方發了消費券,他認為,在當前社會主要矛盾轉型發展的背景下,用消費券穩經濟大盤,給經濟“輸血”,必須注重修復、逆轉和激發“造血”機能,注重消費券帶來的內生“乘數效應”。比如,家電、汽車產業鏈較長,能帶動鋼鐵、化工、電子、基建等一系列上下游產業發展,還能進一步解決就業,消費券要定向投放這些產品的消費,以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應。

  另外,當前企業紓困解難需要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契合,與“碳減排、碳捕捉、碳利用、碳達峰、碳中和”相契合,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優化相契合,進行可持續的“滴灌”。為此,要根據企業困難情況,對穩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的帶動效應,對GDP貢獻、營收、產業鏈重要程度、創新能級、投資額度、就業人數等,進行大數據“穿透性”摸底考量、分析排隊,以清單形式,給予不同權重的要素供給“滴灌”。

  要把創新嵌入到企業紓困解難的系統中,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推進重大項目和新基建項目落地,發揮好央企國企帶民企的體制機制,發揮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作用,加大對關鍵領域攻關力度﹔以財政、金融政策的協同,激勵企業進一步加大創新研發力度,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的增量發展﹔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和研發投入,落實好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推動研發成果轉化,在企業紓困解難中推進高質量發展。(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鐘文 李艷玲 趙一)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