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未來五年 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實現新躍升

2022年05月14日08:51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兩場”一體協同高效運營 “兩港”聯動加速拓展通道

“依托國際航空港、鐵路港樞紐,建設陸海互濟、四向拓展、綜合立體的國際開放通道。充分發揮門戶樞紐聚勢引流作用,推動‘兩場一體’協同高效運營、航線網絡結構優化,打造國際航空中轉中心和航空貨運集散中心。構建‘7+5’國際鐵路通道、鐵海聯運通道,鞏固拓展‘西進歐洲、北上俄蒙、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國際班列網絡,增強西部陸海新通道主樞紐功能。”——摘自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

“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牽引作用、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兩場兩港”樞紐優勢持續鞏固……堅定不移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描繪了未來五年的擴大對外開放藍圖,科學謀劃國際門戶樞紐實現新躍升的建設路徑。

加快拓展立體開放通道,未來五年,成都堅持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服務新發展格局為引領,推動深層次改革、高水平開放,用好用活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能級。優化物流節點功能布局,推進陸港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強化多式聯運銜接,建設國家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打造面向全球的國際物流體系。

【向未來 篤行之】

131條航線通達全球五大洲

國際班列連通境外69個城市

聚力實施高水平開放,成都加快推進航空樞紐建設,推動“兩場一體”協同高效運營、航線網絡結構優化,鞏固提升航空客貨樞紐功能﹔做強國際鐵路樞紐輻射能級,加快構建7條國際鐵路通道、5條鐵海聯運通道,優化完善國際鐵路港基礎設施承載能力,促進國際班列質效穩步提升。

13日記者從市口岸物流辦獲悉,截至目前,成都已開通通達全球五大洲的131條國際(地區)航線,穩定運行17條國際貨運航線,基本形成“全貨機+客改貨+包機”多元化航空物流服務體系,有效保障全市重點工業及外貿企業空運需求。與此同時,成都國際班列“四向拓展”網絡布局和開行質效持續提升,成渝兩地共同推動中歐班列(成渝)高質量發展,如今,成都國際班列已形成中歐(亞)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越)班列等多向度班列協同運行格局,連通境外69個城市、境內25個城市。

通道暢,經貿興。成都外貿進出口總額5年間增長了2倍,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規模連續四年在全國綜保區中位列第一,外商直接投資居中西部第一。2021年成都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突破8000億元,同比增長14.8%,今年一季度成都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2.2%。

【繪藍圖 怎麼干】

今年力爭新開通5條國際貨運航線

鐵路港年保障能力提升至200萬標箱

邁入新階段,踏上新征程,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未來五年“國際門戶樞紐實現新躍升”的發展目標。

“堅持拓通道、強樞紐、建平台,加快構建形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安全可靠、低碳綠色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稱,成都今年將加快拓展完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力爭新開通5條國際貨運航線,並且推動本土基地貨運航空公司獲批設立,支持鼓勵高能級航空物流承運商在蓉建設航空貨運轉運(分撥)中心,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和物流服務品質。

與此同時,深化中歐班列(成渝)一體化發展,擴大品牌優勢和規模效應,強化市場拓展、線路優化等合作創新,共同提升班列服務品質和運營水平,確保綜合運行指標保持全國前列。今年將建成投運成都國際鐵路港,新增國際集裝箱功能區等功能性設施,實現年集裝箱吞吐保障能力提升至200萬標箱。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楊富

專家聲音

充分發揮門戶樞紐聚勢引流作用

成都市金沙智庫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尹宏: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優化拓展對外開放通道,充分發揮門戶樞紐聚勢引流作用,推動‘兩場一體’協同高效運營、航線網絡結構優化,打造國際航空中轉中心和航空貨運集散中心。”這既是對成都通道優勢的准確把握,更是成都打造西向開放前沿高地,助推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的使命擔當。

國際門戶樞紐實現新躍升,必須優化拓展對外開放通道,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服務新發展格局為引領,依托國際開放通道,打造國際航空中轉中心和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充分發揮門戶樞紐聚勢引流作用,增強極核城市高端要素資源集聚運籌能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偉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