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百畝花海迎佳客 溫江“五一”綻芬芳

2022年04月30日21:4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5月5日立夏,所以這個五一假期,是今年春季的最后幾天了。一年春景莫錯過,最是花開好看時。春末初夏的成都溫江,有綠意盎然的溫柔、有花香滿懷的沉醉、有富有詩意的精致。眼下,薔薇花、玫瑰花競相綻放,紅、黃、粉、白爭奇斗艷,一幅美麗的初夏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也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五一假期旅游賞花的好去處。

愛人賞玫瑰,游客嗅薔薇

夏意漸長,花海浪漫。此時路過五月玫瑰園的市民和游客,都會被園內姹紫嫣紅的玫瑰花所吸引。紅玫瑰、白玫瑰、黃玫瑰絢爛綻放,芳香馥郁,美不勝收。坐落在溫江永寧鎮的五月玫瑰園,以洛可可藝術風格為基調,歷經10余年建造而成,佔地100余畝,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博物館式玫瑰庭院,也是國家AA級旅游景區。

五月玫瑰園。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園裡有1500多種玫瑰花。不僅有常見的玫瑰品種,還有珍稀品種。一般每年4-5月是玫瑰花的花期,但五月玫瑰園的花能持續開到冬季,花期很長。”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游客們可以來園裡賞花、拍照,到周邊的有機菜園和果園休閑娛樂,度過一個浪漫的五一假期。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這種詩詞裡描繪的美好感覺,在溫江就可以體驗到。溫江有嬌艷多彩的玫瑰花,還有形態萬千的薔薇花。弄花裡薔薇產業公園位於溫江萬春鎮,佔地200余畝,種植著幾十個薔薇品種。姹紫嫣紅的花朵們,紅色的艷麗、紫色的俏皮、橘色的活潑,色彩、花色、香味都不盡相同,形成一道美麗風景線的同時,也打造出了一個集田園賞花和農業休閑為特色的觀光旅游地。

飽覽過花海美景,下一站可以前往環城生態公園溫江段。園區以打造錦繡水韻農業主題園為特色,以“一園四季、五色五感、錦繡十景”形成了總體景觀空間結構。其中稻田大歌、鳥語翠林、水岸田園、童觸緋紅、田園芬芳五大主題分區營造出錦繡五境,演繹著五色五感,十個特色景點塑造出豐富的游覽體驗。

以花為媒,以綠興業,溫江寄托著人們對青山綠水的期許和對美好生活的追逐。

滿城鋪綠景,心展畫卷開

曾經,溫江面臨文旅資源匱乏、旅游產品單一的困境。“與其他城市相比,溫江缺乏名山大川等自然型旅游資源,在與周邊城市的旅游發展競賽中壓力頗大,需要克服不少困難。”一位業界人士曾經如此評價溫江。

為減少周邊的虹吸效應,在旅游發展競爭中脫穎而出,2012年溫江提出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將旅游業發展擺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格局中謀劃,大力發展醫療康養旅游、生態休閑旅游、文化創意旅游、樂活運動旅游、主題娛樂旅游五大場景。

成都市溫江區七彩海巢。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歷經多年謀劃,如今的溫江徹底擺脫了文旅資源匱乏的局面,逐步構建起了自己的全域旅游矩陣,先后打造出5家A級景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14個A級林盤景區和13個“新旅游·潮成都”主題旅游目的地。溫江先后被評為“聯合國杰出綠色生態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美麗宜居城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和“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從溫江遙望幺妹峰。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滿城是景,處處皆是畫卷。從北林到南城,溫江的9個鎮(街)分別以生態農業、工業體驗、康養研學、現代商務、運動休閑、活力新潮消費等方式聚合各類旅游要素進行全域、全景、全業、全時、全民呈現和表達。“在觀光式旅游向體驗式度假轉變中,溫江為廣大游客提供了處處是景、處處可游的精品旅游體驗。”上文提到的那位業界人士,現在給出了如此評價。

桃李春風旅,休閑夜讀燈

從文旅資源匱乏到構建全域旅游矩陣,從繁華都市到田園鄉村處處是景,溫江已筑起要素齊全、結構日趨完善、規模愈發宏大、品質不斷提升的全域旅游“溫江樣本”。下一步,溫江需要借力跑出文旅加速度——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天府旅游名縣”創建。

雪山閃銀光,溫江俏模樣。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留燈書屋”是溫江全力推進“兩個創建”的縮影。今年以來,溫江的24小時“留燈書屋”已成為眾多市民和游客休閑閱讀的好去處。“目前,全區已經建成了四座‘留燈書屋’。接下來我們將持續豐富業態,在全區各景區、街區內建設更多書屋,讓市民游客感受高品質公共服務。”溫江區圖書館一位負責人表示。

“異己留燈書屋”。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在疫情影響下,多地旅游經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溫江在“兩個創建”的落實推進中,文化旅游產業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2021年,溫江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5.20億元,同比增長了10.99%。

城市建設的根本,是讓人感受到溫暖、歸屬與幸福。“這裡正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引人注目。”近三年裡,市民們在北林綠道上留下了無數腳印,見証了魯家灘濕地公園的越來越美。這種變化,在溫江很多地方正在發生。這種感受,越來越多地蕩漾在市民和游客們的心頭。(劉海天 溫曉軒)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