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谷雨

看百谷叢生,聽春雨連連
谷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北京時間4月20日10時24分,我們將迎來春季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
谷雨
此時節,降水日增,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春茶採摘,雨潤百谷,萬物生長、蒸蒸日上。這一切,標志著暮春將盡,初夏即至。
節氣與風俗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谷雨意味著寒潮天氣就此基本結束。這一時節,物候轉換帶來美妙景致:一候“萍始生”,翠綠的浮萍開始在水中生長﹔二候“鳴鳩拂其羽”,布谷聲聲,提醒人們抓緊春播﹔三候“戴勝降於桑”,羽翼瑰麗的戴勝鳥飛落桑林,喜迎蠶寶寶的誕生。
谷雨節氣當天也是聯合國中文日。之所以把這一天定為聯合國中文日,是為了紀念傳說中“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據傳說,軒轅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出了中國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上蒼因倉頡造字而感動,為其降下一場谷子雨,這就是“谷雨”的由來。
節氣與農事
谷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一樣,都是代表降水狀況的節氣。谷雨節氣后,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是播種移苗、種瓜點豆的好時節。
這個時候,北方的小麥返青后開始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直至6月漸次成熟。小麥對水分的需求巨大,每生產1公斤小麥需 1公斤至1.2公斤水,眼下正是小麥最需要水的時候,如果缺水會嚴重減產、無法補救。即使在南方水稻產區,此刻也是在水田裡插秧的季節了。沒有水,農民將無從著手。古人很早就認為“雨生百谷”,這一時期的雨水被稱為“谷雨”,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今年的這個春天裡各地抗疫不誤農時,春耕生產有序推進。
同時,我國南方很多地方有谷雨採茶的習俗。茶農們認為這一天採摘的“谷雨茶”是茶中的上品,一般都留著自己喝或是用來招待客人。
節氣與生活
谷雨時處春夏之交,公眾該如何養生?谷雨后氣溫回升,但陰雨頻繁,空氣濕度漸增,早晚與中午溫差較大。對此,專家建議,應依環境溫度調整衣著,避免濕氣自裸露處進入體內,誘發神經痛等慢性疾病。老人和兒童尤應注意隨時增減衣物,既要保暖,又要“春捂”有度,以防“春火”或感冒的發生。
飲食調理方面,順應四時養生的原則。谷雨后陽氣驟升,易引發內熱及肝火,使鼻腔、牙齦發炎,或頭暈目眩、眼干目赤。宜減少高蛋白、高熱量食物攝入,多食富含B族維生素的谷類食物,護肝的同時還能夠保護胃黏膜﹔適量食用辛溫升散食物,飲食結構搭配合理,可預防疾病,亦可為平安度夏打好基礎。
暮春時節,野外空氣清新,是培陽固本的好時機,可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也可去郊野春游,促使氣血暢通,提高心肺功能,暢達心胸,疏散郁結,怡情養性,但過敏體質者應注意防范花粉過敏症等疾病發生。
(本欄圖文均據新華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