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小虫漫天飛舞 居民擔心有礙健康
專家:或是害虫飛虱,對植物有害但對人體無害

春夏交替之際,草長鶯飛,滿眼翠綠。但在成都青羊區光華大道附近,市民張女士發現了一種既像柳絮又像飛蛾的絮狀物,“當時以為是柳絮,仔細一看卻發現是一種白色的飛虫。”
4月11日,張女士向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反映,她所在的青羊區光華大道某小區附近,最近漫天飛舞著一種白色絮狀物,基本在低空飄飛,白天夜裡都會出現。剛開始小區居民都以為是柳絮,沒有在意,后來卻發現,這些絮狀物看似隨風飄散,實則有自己的飛行軌跡,如果離得近還能看到其身上的觸角和翅膀。對此“不明飛行物”,小區居民心存疑慮:這是益虫還是害虫?對人體有沒有害?
帶著疑問,記者與成都華希昆虫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工程師趙力取得聯系。趙力告訴記者,市民口中所說的白色“小飛虫”,極有可能是飛虱,這是一種典型的害虫,主要靠吸食植物的葉片、嫩梢、花穗和果實的汁液為生,對植物的危害不小。
“白色柳絮”有觸角和翅膀
市民:到底是什麼昆虫?
張女士說,她第一次看到白色小飛虫是在四月初,“當時半空中以及樹葉上都可以看到這種白色的東西。”起初,居民們將其視為春夏時節飛舞的柳絮,並沒有過多在意。可后來有人發現,這些白色的“柳絮”居然有翅膀和觸角。
張女士納悶,說它是飛蛾,卻又比飛蛾小,說它是蚊蠅,卻又比蚊蠅飛得慢,這樣的白色小飛虫,到底是什麼呢?
張女士把照片發到小區業主群裡,大家議論紛紛,一些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了直呼“起雞皮疙瘩”。對於這是什麼昆虫,大家眾說紛紜,但始終沒有一個權威和讓人信服的結論。業主們對這種小飛虫的出現表示擔憂:不知是否對人體有害?
小飛虫漫天飛舞
居民擔心影響健康
4月11日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張女士所說的小區。在她的指引下,記者在小區一處綠地上發現了居民所說的白色飛虫,它們大多在低空飛行,而且非常密集。
在一叢樹葉上,記者看到它們的“全貌”:這種呈毛團狀的昆虫體長1-2毫米,體型呈橢圓型,顏色大多為白色和淡灰色,長有六條腿,其頭部有兩隻細小的觸角,兩對翅膀長有白色絨絮,翅膀扇動起飛時頻率不大,飛行高度在距離地面2米至4米左右。
記者注意到,這群飛虫不隻出現在樹葉樹干上,在半空以及臨街店鋪和各個角落,都有它們的身影。小區居民路過時,會下意識地驅趕它們,但效果並不明顯。
有居民告訴記者,雖然平時出門大家都會戴口罩,但是這段時間以來,飛虫數量眾多,居民擔心會對正常生活產生影響,“比如做飯時,它飛到鍋裡、碗裡怎麼辦?這些飛虫有沒有攜帶病毒?對於蚊虫敏感的人來說,該怎麼辦?”
□專家解讀
估計是白背飛虱會破壞植物生長
當天下午,在看了記者提供的照片后,成都華希昆虫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工程師趙力說,照片中的白色昆虫很有可能是白背飛虱,這是一種典型的害虫,屬於半翅目飛虱科,全世界近2000種,中國約有200種,“每年從春季到夏季溫度升高的時候,它們就會出現在樹木嫩芽和樹枝上面。”
趙力說,僅憑照片,無法確定具體是飛虱科的哪一種,但是可以肯定,這種飛虱會吸食植物嫩芽和葉片的汁液,阻礙植物正常生長,嚴重的會直接導致植物枯萎和壞死,他建議可以噴洒一些殺蚜虫的藥用於防治,“這些飛虫對人體是無害的,這點可以放心,一般可以等到天氣轉涼或者使用人工干預的手段進行防治。”(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