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海拔4000米的雪原上,那抹國徽紅熠熠生輝!
“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我離不開‘兩把槌’,法槌和鐵錘,法槌是使命,鐵錘是生活!”這是阿察法庭法官呷絨翁登最愛說的一句話。
天剛朦朦亮,呷絨翁登就起床了。他一手拿起放在櫃子上的鐵槌,一手拿著塑料盆走進隔壁房間,對著藍色塑料桶就一陣猛敲,十多秒的時間,又端著一盆冰塊走出來,打開電爐放上水壺,倒入冰塊。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的阿察鎮常年高寒,一年中有7個月,呷絨翁登都得敲冰取水。
經過簡單洗漱后,呷絨翁登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藏族諺語新講”開辟法治宣傳新路子
阿察鎮民風淳朴,但因信息閉塞等因素,導致法治基礎薄弱,群眾世代形成的民間調解習慣,讓他們固執地認為糾紛鬧到法庭是件“丟臉事”,產生糾紛后即使知道法庭是干什麼的,也礙於面子不敢訴,也不願訴。
阿察法庭巡回法庭小組跋山涉水開展庭審。多吉翁休供圖
群眾依法維權意識滯后的現象,成了法庭巡回小組的“心頭病”。法庭工作要想取得進展,全覆蓋轉變群眾觀念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大事,經多方調研和考量,法庭巡回小組決定因地制宜,靠著熟練的雙語底子和對藏族傳統文化的了解,辟出“諺語新講”的新路子,面對群眾,不再生硬講述法理,而是將能表達公平正義的藏族諺語用作法治宣傳的手段。
阿察法庭巡回法官發放諺語宣傳冊。多吉翁休供圖
“想吃上酥油,先要喂好乳牛”,引申講述要腳踏實地勤勞致富,不可偷牛盜馬﹔“沒有木頭支不起帳房,沒有鄰居過不好日子”,引申講述鄰裡糾紛的化解,同時和法律理論相結合......法庭巡回小組更是創作出如“家庭是幸福安康的地方、法庭是維護公正的地方”“糾紛找法庭、法庭除糾紛”等簡短上口、涵義深刻的諺語,使得傳播效果更好。
這些法治宣傳諺語,逐漸從阿察鎮向周邊鄉鎮輻射相傳,成為了本地群眾說法論理的口詞。法庭巡回小組趁熱打鐵,大力開展“五進活動”“四項治理”等各類法治宣傳活動,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當地群眾依法維權意識有了明顯改善。
“便攜式”科技法庭走進海拔4000米的高原小鎮
2021年5月,阿察法庭在片區巡回審理一起糾紛,牧民們對巡回法庭內設置的器械充滿了好奇。
“今天的庭審將通過這個便攜式科技法庭設備,詳細記錄案件審理各環節,完整反映庭審全過程,補齊下鄉巡回審理無法實現開庭同步視頻記錄的短板。”呷絨翁登的開場白解開了群眾的疑惑。在便攜式科技法庭的助力下,阿察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合同糾紛案。
阿察法庭運用便攜式科技法庭庭審現場。多吉翁休供圖
高原地廣人稀,群眾居住分散,點多線長。群眾之間矛盾糾紛的產生和解決,在草甸、村落,在流動的帳篷中,按照“點線面”巡回審判路線,在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和司法審判工作兩不誤的情況下,阿察法庭充分發揮便攜式科技法庭的各項職能和功能,把“法律門診”開設到群眾家門口,開展立案、庭審工作,就地審理群眾急難愁盼案件,切實讓群眾感受到了法院信息化的司法便利,確保了公平正義延伸至阿察鎮的每一個角落,提升了人民群眾對法院的認同感和滿意度。
“背包法官”用腳步丈量初心
“有人說能待在高原就是奉獻,但我們覺得‘躺平’的工作方式,對不起胸前這枚閃閃發亮的法徽。”帶著這股勁兒,阿察巡回審判小組的“背包法官”走遍了轄區的每村每戶。有的時候,一天隻能走兩戶,但這背后付出的是往返驅車3小時、騎馬2小時、步行2小時的艱辛。
涉水,是呷絨翁登最難以克服的障礙。身有舊疾的他,最怕的就是嚴寒,而高原雪水融匯的溪流對他來說更是考驗。每每涉水,深入骨髓的寒冷總是讓他疼得肌肉抽搐,隨之而來的還有高反和眩暈。但是,即便這樣,也從未抵擋住他的法治熱情。
阿察法庭呷絨翁登“石榴籽”調解工作室成立后,立足職能,把目光放在法治護航基層治理和助力鄉村振興上,積極主動同轄區鄉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溝通交流,達成“各司其職、緊密配合、聯動治理”的新機制。在巡回庭審中,注重從源頭防范化解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防止矛盾進一步激化。在開展矛盾排查時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緊盯婚姻家庭、鄰裡關系、經濟往來、土地資源權屬糾紛等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群體,不斷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分層級分類別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制度機制,有效防止了各類“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發生。
行走在高原的阿察法庭巡回法庭小組。多吉翁休供圖
4月,在枯黃的原野上,冰雪還未消融,在海拔4000米的雪原上,阿察人民法庭巡回小組3人邁著堅定的步伐,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在陽光的映襯下,雪原上的那抹國徽紅熠熠生輝。(朱虹 羅文婕 多吉翁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