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換了“賽道”,眉山如何趕超

2022年04月12日07:2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換了“賽道”,眉山如何趕超

  行走新巴蜀

  從數據中感受——

  眉山之“變”

  2021

  眉山地區生產總值:1547.87億元

  ●第一產業:229.80億元

  ●第二產業:596.58億元

  ●第三產業:721.49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37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71元

  2020

  眉山地區生產總值:1403.00億元

  ●第一產業:222.86億元

  ●第二產業:528.02億元

  ●第三產業:652.12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92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0元

  2019

  ●眉山地區生產總值:1365.71億元

  ●第一產業:199.17億元

  ●第二產業:526.45億元

  ●第三產業:640.09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43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7元

  2018

  眉山地區生產總值:1269.90億元

  ●第一產業:187.54億元

  ●第二產業:490.89億元

  ●第三產業:591.47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97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3元

  2017

  眉山地區生產總值:1149.22億元

  ●第一產業:183.95億元

  ●第二產業:465.78億元

  ●第三產業:499.49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0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3元

  4月8日上午,“行走新巴蜀”四川日報全媒體採訪小分隊走進彭山經開區。車輛駛入園區,窗外,眉山晶瑞電子材料、四川研一新材料、眉山茵地樂科技等企業標識不時閃過。

  彭山距離成都主城區僅45公裡。鎖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彭山經開區緊抓成德眉資同城化機遇,放大區位優勢,在以鋰電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招商引資中一馬當先。2021年,簽約新能源新材料項目13個。

  近年來,眉山市加快構建“1+3”現代工業體系,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招商政策,引進相關企業。僅2021年就新簽約項目181個,合同金額2965億元﹔外商直接投資(FDI)1.79億美元,總量僅次於成都,位居全省第二。

  向外看

  抓招商,近百名招商干部奔赴長三角等地

  車行約10分鐘,採訪小分隊到達四川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現場。路邊,一排排高聳的橙紅色鋼架特別顯眼,這是該項目石墨化生產車間的鋼結構。鋼架周圍,幾十台挖掘機和吊裝機作業正酣。

  “目前,一期1號、2號車間鋼結構吊裝基本完成,預計將在今年5月內實現封頂。我們正搶抓施工進度,力爭在今年8月,一期5萬噸石墨化生產線實現預投產。”現場負責人介紹。

  杉杉科技是去年與眉山簽約的鋰電負極材料龍頭企業。此次落子眉山的鋰電材料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主要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線,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全國同行業單位投資強度和單體產能規模最大的鋰電池負極材料基地。

  “龍頭企業來了,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也紛紛來落戶。”同行的彭山經開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繼杉杉之后,美國雅寶、廣州天賜、中創新航、深圳研一等鋰電產業頭部企業紛紛落戶彭山,一個嶄新的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

  而在5年前,彭山區產業的主攻方向是濕電子化學品領域,並且快速形成了較為齊全的品類。為何要轉換“賽道”?

  “經過詳盡的產業分析研究后,我們發現濕電子化學品領域市場空間有限,我們已經快要觸及市場‘天花板’,而新能源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四川清潔能源等資源富集,彭山在四川又有很好的區位優勢、園區條件、開放環境、營商服務,於是我們果斷換了‘賽道’。”彭山區經濟合作和外事工作局局長鄭碧波道出緣由。

  除了轉換“賽道”,還有“關鍵一招”——放眼眉山市,正是通過招商引資這“關鍵一招”,著力推動產業鏈向高端攀升,實現延鏈、產業集聚發展。

  以鋰電產業為例,目前,眉山全市招商引資了43個鋰電產業項目,總投資超1000億元,涵蓋上游材料、鋰電材料、鋰電池等產業鏈關鍵節點。

  當前,眉山市正在開展制造強市突破年招商引資“春季攻勢”行動,近百名招商干部奔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區等地。截至4月7日,眉山新簽約項目29個,合同金額369.98億元,其中投資額超過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就有10個。

  向內看

  抓服務,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下長得好

  這麼多項目落子眉山,如何抓服務,提升整體營商環境?

  記者在彭山區經濟合作和外事工作局一間辦公室找到了答案。這裡有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檢查企業材料。“目前,項目申報審批環節的部分流程由我們代辦,幫助企業疏通因審批流程不暢所產生的梗阻,減少企業辦事時間成本。”該局工作人員介紹,當地推出主動服務措施,建立鏈式服務機制,推動制造業相關審批事項“紅色代辦”“最多跑一次”。

  去年,眉山還對標對表上海、浙江、廣東等省市,出台了《2021年眉山市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為保証此方案實施落地的效果,還出台了《眉山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績效考核試行辦法》,針對18個方面、88個任務事項細化制定了255項具體提升措施。

  “3月22日,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眉山基地項目落戶彭山,這是彭山在3個月內與中創新航的‘第二次握手’。”介紹這個項目時,鄭碧波非常自豪。這是該企業繼去年12月宣布計劃投資18億元布局眉山之后的又一次重磅投資。

  打動中創新航再次牽手眉山的,是當地的營商環境。項目簽約后,眉山迅速建立了市、區、園區三級會商聯絡機制,組建工作專班,倒排工期,全程跟蹤服務,使合作項目進展順利。

  在眉山,大家有這樣一個共識:對一座年輕城市而言,最大差距在制造業,最大潛力在制造業,最大希望也在制造業,隻有夯實制造業這個根基,長遠發展才有最深沉最持久的動力。

  再造一個“工業眉山”,眉山正全力以赴。(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蒙 王青山)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