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惹人醉 巴州鄉村旅游上熱搜

巴中首屆文旅康養發展大會召開以來,巴中市巴州區按照“產城相融、景城一體”的理念,著力打造城市休閑和城郊文旅康養示范區,以品牌創建、品質提升、豐富節事活動為抓手,大力宣傳推介鄉村旅游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真正讓城郊游、鄉村游走上“熱搜榜”。
堅持因地制宜,明確發展定位
三月的巴州大地到處生機盎然。在長潭河村桃園裡,村民王成山正在忙著指揮工人布置充氣球的擺放。“一定要把繩子固定好,氣球的高度也要錯落有致,不能放得太密。”考慮到桃花花海開幕當日游客數量較多,王成山對安全問題考慮得非常細致,大到整個現場的規劃布置,小到路徑鋪設、桌椅擺放。
化成鎮長潭河村依托山水化湖4A景區和桃園、李園等資源,借力天馬山至化湖旅游環線重要節點,全力打造鄉村田園村落樣板,村民在產業發展、鄉村旅游實踐中率先嘗到“甜頭”。從長潭河村委會得知,為滿足參觀游客的實際需求,今年村委會開放了部分聚居點空曠區域,新增小火車、網紅橋、充氣城堡、風箏走廊等游樂設施、觀賞點,同時引進並規范設置小吃攤位區,游、玩、吃、住等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村支書楊秀春坦言:“鄉村旅游不僅要把游客朋友引得來,還要留得住,真正讓大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近年來,巴州區立足山水資源稟賦,充分發揮主城區在區域文旅經濟發展重要樞紐地位和帶動作用,做好城郊文旅康養文章。城郊游、鄉村游成為巴城市民周末出行首選,不少景點成為打卡地。
在深度謀劃文旅融合發展的同時,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紀念川陝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等主題,創演一批富有巴州特色、符合時代要求的文旅精品力作。持續實施“精品劇目進巴中”“周末劇場”等惠民工程,推動《周永開》等優秀文藝作品巡演展演,組織開展傳統文化進街區、進景區、進園區活動,不斷推動文旅融合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滿足游客所需,突出特色亮點
“嘿喲!嘿喲!加把勁啊!”3月15日,三江碼頭,伴隨鼓手的鼓點,三江口社區龍舟隊正在進行日常訓練,為迎接夏季龍舟比賽做足准備。趁著中途的休息時間,龍舟隊隊長張發德細心講解:“大家要掌握好節奏,從入水、拉水到槳出水,必須保証姿勢和用力時間一致,不能自亂陣腳。”
春分將至,三江鎮民主村油菜花開得正盛。“這裡依山傍水,既可以聞扑鼻的油菜花香,又能欣賞水鄉美景,真讓人流連忘返。”剛剛過去的周末,市民楊先生帶著家人來到這裡踏春賞花,感受頗深。
近日,以“春萌油菜花 醉美三江畔”為主題的短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傳播開來,瀏覽、點贊人數不少。而這段視頻正是為吸引市民做客三江鎮而開展的前期推廣。據三江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大力發展農旅、文旅融合,去年開始,該鎮就利用比較平坦的田地有針對性地種植糧油作物,在保証村民收成不減的前提下,積極謀劃鄉村旅游新門路,吸引游客前來賞花、消費,助力美麗鄉村建設。“除了享受滿園春色,觀摩龍舟訓練,我們還安排了稻田摸魚、自助燒烤、漢服表演、水上觀光等參與體驗內容,並在重要場所設置引導志願者,保証疫情防控到位和市民出行有序。”三江鎮相關負責人說。
“文化+旅游”“互聯網+旅游”……近些年來,巴州區在文旅融合發展中,主動打破傳統模式,不斷在宣傳推廣、項目策劃、營運銷售等方面進行大膽嘗試,系列短視頻策劃、節慶搭台、沉浸式體驗等舉措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優勢明顯,龍舟節、油菜花節等文旅節慶活動和區域特色節會品牌初見成效。
落實“創建為綱”,聚力提檔升級
“目前,天馬山森林康養旅游度假區(二期)已經完成游步道、觀景平台建設,5條叢林穿越線路也進入收尾階段,3月底實現運營,游客又多了休閑度假、親子游樂、森林探險的好去處。”項目實施單位工程負責人介紹。
從巴州區景區建設管理中心獲悉,作為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天馬山森林康養旅游項目二期建設內容包括度假區入口服務區、多功能會議中心、森林樂園、瞭望塔、連接旅游綠道游步道環線、觀景平台、生態停車場等。為推進天馬山省級森林康養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下一步將加快度假區總體規劃修編和創建指導,加強與創建成員單位溝通聯系,壓實創建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對標補齊短板。
為貫徹巴中市委突破文旅康養首位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加快“四區共建”,建設城市休閑和城郊文旅康養示范區,巴州區在文旅項目建設上持續加力,充分發揮A級景區“龍頭”作用,加快實施蓮山湖濕地公園、蓮花山山地運動公園、南壩老絲廠“巴城記憶”文旅綜合體等重大文旅康養項目的培育、包裝儲備、推動落地。“我們將繼續加強文旅推介、招商引資力度,以項目帶動文旅發展邁上新台階,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區文廣旅局負責人表示。(肖康 屈錦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