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科技

探索科學“無人區” 要容得下失敗犯錯

2022年03月14日08:5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探索科學“無人區” 要容得下失敗犯錯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長期關注基礎研究和顛覆性技術,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建議,設立顛覆性技術國家專項創新基金。

世界各國已經普遍認識到發展顛覆性技術的重要性,紛紛出台政策,推動顛覆性技術的突破。美國是最早邁出這一步的國家,早在1958年,就成立了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從事顛覆性軍事技術研發,互聯網、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隱形戰機等重大顛覆性技術成功實現突破﹔俄羅斯在2012年成立先期研究基金會,捕捉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機器人技術、先進材料等領域的發展機遇。

“顛覆性技術對產業格局的沖擊力更強、破壞性更大,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行業格局。”劉中民拿出了美國通過頁岩氣革命的例子。

2006-2010年間,美國頁岩氣產量暴漲20倍,其供應從高度依賴海外進口轉變為全面的自給自足甚至出口。2009年,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大國。世界的政治格局因此添了一筆——美國正在逐步掌握全球能源的定價權和主導權。

我國科技部、基金委及中科院等相關部門,也在積極關注顛覆性技術創新。科技部設立了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並向全社會公開征集顛覆性技術研發方向,目前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但是,縱觀各國顛覆性技術的發展、政策環境和取得的效果,應該看到顛覆性技術創新還具有不同於一般科技創新的特殊性和難預見性,是一項需要突破現有科技體制約束的長期性系統工程。”劉中民說。

他因此建議,設立顛覆性技術國家專項創新基金,形成長效機制,鼓勵探索科學技術“無人區”以及變革性、顛覆性前沿技術,促進“從0到1”的突破,搶佔國際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制高點。

在他看來,探索科學“無人區”以及變革性、顛覆性前沿技術,具有難以預料的風險。需要建立科技創新容錯免責機制。

“要營造勇於探索、潛心專研、寬容失敗的科研氛圍,激發科研工作者的潛能。同時也要加強科研誠信、學風道德建設。”劉中民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張新民連續多年關注我國基礎研究領域的發展,他認為,基礎領域研究在短時間內難以看到科研成果,坐“冷板凳”是常態,因此必須健全評價體系。

“我們要成為科技強國,首先要夯實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從0到1的突破。我們必須加大投入,改善評價體系,留住青年科技人才,打造原始創新高地。”他說。

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科協人才工作會議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說:“我們鼓勵科技人才‘坐冷板凳’,但不能讓人才受冷落,要通過真心誠意的服務‘加溫’,針對科技人才急難愁盼,做好有溫度的服務。”

“科協組織要注重從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壓、工作上解難、生活上解困,讓青年科技人才以更佳狀態投身事業。”張玉卓說,要鼎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長。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也建議,基礎研究不宜過度競爭。“從0到1”的研究“沒人能說得清楚”,也寫不出“揭榜挂帥”的“榜”來。科研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需要“開辟新領域、提出新理論、發展新方法”,弱化競爭,長期穩定支持有夢想和能力的人,才能讓科學家坐得住冷板凳。

這“冷板凳”有時候一坐就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錢韋提起了研究植物RNA跨界傳遞的郭惠珊,她的這項發現正在逐步轉化為應用,未來,一種能夠抗黃萎病的棉花品種或許能讓更多新疆農民受益。

“從她開始做這項研究到現在,已經15年時間了。”錢韋感慨。而這在基礎研究中,甚至已經算“進展都很順利”的情況了。他開玩笑地舉了半導體材料的例子,這項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技術,“物理學發展了多少個百年才走到今天的地步”?

微生物所的“代表作之一”長鏈二元酸,也已經有超過50年的研究歷程。

作為一種用途極廣的重要精細化工產品,長鏈二元酸之前在國外一直是用化學合成法生產。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生物研究所以方心芳院士牽頭,開始進行生物發酵生產長鏈二元酸的研究,通過篩選微生物,終於發現了一株熱帶假絲酵母。2007年,中國科學院“長鏈二元酸的研發與工業生產”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種新工藝在國際上領先,生物法發酵也更綠色環保,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菌種和技術。

“整整50年的時間”,錢韋再次感慨,“不是那麼容易的”。(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渺 邱晨輝)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