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基層演員 新晉寶媽 民族舞者 高校師生……

破殼四川現代舞 你要來跳舞嗎?

2022年03月11日07:3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破殼四川現代舞 你要來跳舞嗎?

  “你,你,你,你要跳舞嗎?你,你,你,你要跳舞嗎?”3月6日下午,伴隨著新褲子樂隊一首輕快的歌曲《你要跳舞嗎》,來自川渝地區的50多位學員在四川省歌舞劇院起舞謝幕,他們熱情地隨著節奏搖擺,揮洒著汗水,洋溢著笑臉,好像在向人們發出充滿生命力的邀請:“來跳舞吧!”這是四川藝術基金2021年度青年人才培養——“破殼行動”現代舞編創培訓班在成都進行匯報演出,學員們用28個節目呈現這段時間的學習編創成果。

  現代舞,20世紀初以一種批判思考的姿態,區別於傳統古典芭蕾舞而在西方興起,它喚醒著人們的肢體、不拘泥於技術束縛,自在地表達著,近年來漸漸被國人熟悉。這種看似“高冷小眾”的舞蹈,逐漸以更現代的方式,反映著當下年輕人的生活。這次培訓,“破殼”而出了一個個新生的藝術作品與巧思,讓學員業務能力得到全面的鍛煉,這也正體現了此次培訓的初衷:推動中國西南地區現當代舞蹈藝術的發展,提高現代舞編創能力,挖掘舞蹈藝術空間想象力,扶持新一代編導打造高品質的現代舞作品。

  A

  新晉媽媽

  想象出生命的“第一份禮物”

  生活中的體悟,是這次不少學員現代舞創作的題材。

  羅夢是成都青少年宮的一位舞蹈編導老師,她剛生了寶寶6個月,是位新晉媽媽。從北京舞蹈學院編導專業畢業的她,非常珍惜這個培訓機會,因為這場培訓裡,有中國現代舞代表人物——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藝術總監曹誠淵和北京9當代舞團藝術總監朝克,北京9當代舞團執行藝術總監詹驪,國家一級演員索晶星、余爾格……

  雖然羅夢的現代舞作品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編創的《最后一公裡》在“小荷風採”全國少兒舞蹈展演中獲“小荷之星”榮譽稱號,但她渴望用現代舞拓寬自己的舞蹈編創視野,所以即使是在產假期,她也主動申請了這次培訓。“好在有家人支持,每天都帶寶寶來看我,孩子對奶粉過敏,所以我隻能課余哺乳。”羅夢開玩笑說,自己一天裡最輕鬆的時候,其實是在“上課”的時候,因為一回到家,就要照顧寶寶各種生活上的需求。“有了寶寶,24小時都在待崗,想看電影,去購物、旅游,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到。”

  羅夢把新晉媽媽的生活感受放在自己的匯報演出作品《想想》裡。她穿著睡衣,拿著枕頭起舞,而電影《你好,李煥英》的片尾曲《萱草花》作為背景音樂,枕頭在現代舞舞姿的映襯下,一會兒像寶寶,一會兒像度假小船,一會兒像皮包,訴說著女性的思考:“自從有了孩子以后,我有了一個新名字叫作‘媽媽’,而忘記了自己本來的名字,母愛的本能驅使著我放棄自我,自由的吶喊卻一刻也不停歇,在兩個身份中找到共存,盡管因此我失去了很多,但是我也擁有了新生。”

  匯報演出當天,羅夢讓自己的母親抱著孩子,一起來看這個作品。羅夢女兒的小名叫“想想”,和自己的名字“夢”湊在一起,就是“夢想”。她用女兒的小名作為自己編創的現代舞作品名,也算是女兒生命裡的第一份禮物:“其實‘想想’名字有兩個寓意:一是整個舞蹈的主體部分都是表演的想象中的畫面﹔二是講的故事是有了孩子之后隻能去想象的場景。”

  看完這個節目后,母親很能理解羅夢的感受,她跟羅夢說:“其實帶小孩,沒有隔代親,我只是帶孫女的時候,想起了帶你的日子罷了。”羅夢聽完后,鼻子一酸。

  B

  彝家“查爾瓦”

  好兒男揮別“我的山”

  這次培訓,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來了4位演員,他們坐了7個小時大巴才到成都。37歲的國家二級演員尼哈是其中最年長的一位。尼哈性格友好而熱情,他覺得這次培訓收獲滿滿:“一方面,朝克、詹驪、梁櫻子老師給了我們很多耐心的指導和有用的干貨,啟發著我們的思維﹔另一方面,在課堂互動中,同學們從陌生到熟悉,收獲了一群業務上志同道合的朋友。”

  涼山歌舞團的民族民間舞在業內堪稱一絕,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代表作多次奪得中國舞蹈界最高專業獎項“荷花獎”。在學習現代舞前,尼哈曾經是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經典紅色歌劇《彝紅》的首版男一號,也曾憑借國家一級導演馬琳編導的《媽媽的兒子》在全國少數民族舞蹈比賽中獲“新人獎”。

  現代舞也會賦予傳統民族舞新的意義。跳慣了傳統民族舞,思維和身份的轉換對尼哈來說是最直接的:“以前作為演員,是在導演的總體要求下,去理解詮釋這個角色。加入現代舞思維后,自己更能從一個編創者的思維,去考慮作品的立意、心理,再結合自己的肢體進行探索和表達。”

  尼哈開始跳出民族舞的范疇去思考。刪繁就簡,運用彝族特色服飾查爾瓦,他和“95后”同事高夢濤編創了現代舞作品《你是我的山》。

  彝族有諺語:“戰馬不怕槍聲哮,飛鷹不懼路途遙。”在尼哈眼裡,彝家男兒要似山一般堅毅,如鷹一飛沖天。因為常年在外演出,讓他想起了每次出遠門,父親向他揮手的場景歷歷在目,他把揮手這個元素放在作品裡。

  “如山的父愛培養出如山的好兒男,昔日大小腳印布滿山間地頭,今日承載愛的英雄結變成閃耀額頭的紅五星,這份愛,將跟隨一身戎裝,保衛大好河山。”尼哈坦言,自己的現代舞作品還不夠成熟,許多老師教授的“干貨”還需要慢慢消化,在舞台上反復操練。

  除了尼哈,這次培訓還有不少來自瀘州、廣安、宜賓以及重慶的基層一線文藝工作者,他們也收獲了許多全新的體驗與啟發。

  C

  三星堆“銅鈴”

  撥動心弦的“古老小可愛”

  今年央視春晚發布了三星堆最新重要出土文物——青銅大面具,同時,由楊麗萍編創,青年現代舞舞者朱鳳偉和青年演員王西主演的創意舞蹈《金面》走進大眾視野。這次培訓中,神秘而富有想象空間的三星堆、古老的巴蜀文化、巴蜀地區漢代陶俑等,成為不少學員關注的創作點。

  劉昱婧是四川省歌舞劇院的青年演員。在參加這次培訓前,她恰巧去三星堆博物館逛了逛:“雖然去了很多次,但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在玻璃櫥窗前,劉昱婧被一隻銅鈴所吸引。在她眼裡,這隻銅鈴小巧又別致,其中的花紋也非常有意思,像大大的眼睛,充滿了童真的感覺。后來查閱資料她發現,這個銅鈴上的圖案有獸面紋和饕餮紋,是吉祥辟邪之物,這樣的銅鈴在三星堆還有很多。於是,她把這個撥動她心弦的“古老小可愛”編成了一段現代舞作品,名叫《溯源》。

  在《溯源》中,她把饕餮紋的線條、形狀和意象作為肢體語言的創作動機,以探索身體脊椎、四肢和關節的各項運動,充滿了搖擺的韻律感。在想象風鈴震動發聲的畫面中,舞蹈將身體帶入古老而又神秘的原始力量,從而感悟純肢體賦予內心的心境和情懷,釋放自我最真實的生命形態和舞動體驗,整個舞蹈蒼勁有力又不失靈動。

  《舞台理論及實踐》《現代舞編創技法》《現代舞與中國文化的關系》《現代舞片段工作坊》……培訓課程裡,既有理論知識也有實操課。這次培訓,主辦方為了力求為學員提供更多“干貨”,除了一些傳統培訓課程中的理念和講座之外,更注重實地操作和身體技術鍛煉等。“這26天讓我見到不一樣的舞蹈風格和藝術語言,對我的舞台表現力、自身身體語言、舞蹈編創都很有幫助。”劉昱婧說道。

  抽象古老的題材和現代舞對話,迸發的是奇妙的想象空間。值得一提的是,以三星堆為題材的四川現代舞團作品《31°N 104.2°E》近日也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支持,未來四川省歌舞劇院還將和中國演出集團共同打造三星堆題材的音樂劇。

  D

  用現代舞語言

  講更多四川年輕故事給世界聽

  微風、落葉、水、書信、應試教育、疫情、生活百態,學員們用靈感捕捉著當下生活中打動自己的瞬間,創作了風格多元的原創節目。培訓主辦方、四川現代舞團團長韓小虎記得,當團隊帶著作品《31°N 104.2°E》去澳大利亞、斐濟、以色列、美國、老撾等國巡演時,有外國觀眾贊嘆:“原來那個產大熊貓的中國城市,還有這麼年輕有意思的舞蹈啊!”

  “現代舞是年輕的標志,青年是文藝工作的未來。”在四川省舞蹈家協會主席王玉蘭看來,這次師資和學員都很優質,大家在這次學習中充分吸收了養分,突破自己,看見榜樣,不辜負藝術大咖傾注的心血。希望在新春伊始萬象更新之際,借助四川藝術基金這個杠杆,撬動起更多富有時代性、國際化、多元靈活的藝術門類,百花齊放,繁榮四川文藝工作。讓四川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用更生動、更年輕的文藝語言與世界溝通,樹立起四川的獨特文化形象。

  目前,除了四川省歌舞劇院旗下的四川現代舞團,還有個別民營劇場、商演團體、培訓機構也在涉足現代舞領域。前些年,四川大劇院引進了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的現代舞作品《交換作》,在《舞蹈風暴》節目中奪冠的現代舞演員胡沈員來蓉演出《流浪》,每年的四川當代演出季,有一批新銳的現代舞作品亮相,吸引了來自四川、重慶、陝西、蘭州等地的上萬觀眾……四川現代舞正慢慢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文藝愛好者。

  近年來,韓小虎發現外國觀眾對中國當下的生活也特別感興趣。於是,他一方面把現代舞與成都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費馬藝術館等城市文藝空間跨界合作,尋找更多對現代舞感興趣的觀眾群體﹔另一方面,他也非常希望扎根充滿魅力的本土題材,用現代舞這種國際語言,講更多的四川年輕故事給世界聽。“現代舞是世界的語言。要讓人們看到當下年輕的四川和年輕的中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