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時政

大國科技創新呼喚更多“高精尖缺”人才

2022年03月09日08:2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國科技創新呼喚更多“高精尖缺”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閆大鵬這次是帶著一份科技成果來參加全國兩會的。

前不久,他帶領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青年團隊,攻克多個系統核心技術難題,聯合相關單位研制出我國目前最大功率的工業光纖激光器。這也是全球第二大功率的工業激光器。

“從簽訂研發協議到產品交付,整個過程隻用了6個多月的時間,年輕的科技人員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最終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局面,大大提升了我國大型裝備制造水平。”閆大鵬說。

會上,閆大鵬將這則研發故事分享給更多代表。他說,這說明企業是可以成為創新主體的,也說明青年群體是國家科技創新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多次提到科技創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現場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科首席專家沈泉聽后精神為之一振。他說,不管是對創新型企業,還是對有志於科技創新的年輕人,聚焦國家最緊迫的需求並為之努力,就是成為科技創新主力軍的最佳方式。

科技創新主戰場在哪兒,青年主力軍就在哪兒

科技創新主戰場在哪兒,青年主力軍就在哪兒——這是沈泉幾十年來從事科研工作的心得。

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以測控通信系統為例,中國電科一代代青年科研人員,進入航天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承擔我國深空測控通信天線系統的研制工作,攻克多頻段大功率高效率饋電、天線高精度指向及跟蹤等關鍵技術,研制的上百套航天測控通信天線系統遍布多地,技術性能及可靠性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高級工程專家、四院科技委常委袁斌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后,進入航天系統工作已有26年。他長期從事運載火箭總體設計工作,全程參與我國首個全固體運載火箭的研制工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為填補技術空白,讓中國航天能夠向前邁出一步,袁斌和團隊做過的試驗不計其數,以多項技術突破讓中國航天在多個技術領域邁出關鍵性的一步。

袁斌十分注重對高素質青年設計師的培養。如今,他所在團隊具備碩士以上學歷的近96%,平均年齡34歲。在他看來,這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過程,年輕人得到了鍛煉,那些科技硬骨頭也“啃”了下來。

“科學探索的無人區,就是我們奮力奔跑的賽道,也正是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奔赴的地方。”袁斌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姜耀東對此有同感,他告訴記者,戰略科技領軍人才是科學帥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中的“關鍵少數”,終歸要從科技創新主戰場中涌現出來,從科技創新主力軍中成長起來。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是錘煉人才的“磨刀石”

當前,各方都在盯著文憑高、技術精、掌握尖端科學知識的人才。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我國在科技人才培養方面還面臨一些挑戰,其中一個就是重點產業科技人才儲備不足。他說,2020年,我國重點產業人才缺口超過1900多萬人,預計2025年,這個缺口將接近3000萬人,成為制約我國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瓶頸。

他還提到,在基礎研究領域,頂尖人才“育不出、引不來、留不住、用不好”,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的突出問題。

“在一些行業,因薪資待遇、職稱評定等問題,甚至出現頂尖人才‘棄研從政從商’的現象。”賴明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毫米波遙感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董勝波還發現另一個原因:我國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還不強,存在缺乏原始創新、技術創新供需不匹配、創新資源存在“孤島現象”。這也難以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他就此建議以國家戰略需求為主導,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健全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機制,共同打造開放協作共享的創新平台,既可以解決全鏈條協同創新力不足的問題,也是探索科研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以新型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有效途徑。

他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例,應針對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國家安全等重大戰略需求中涉及的基礎科學以及交叉學科問題,形成科研機構和高校優秀團隊等組成聯合團隊,針對問題從原理和機理上進行深入研究,有可能在國家戰略領域產生顛覆性創新﹔應用研究則是重點解決產品化進程的關鍵核心技術及“卡脖子”問題,需要產學研用密切配合,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先進探測等新興應用中佔領先機。

“打造開放協作共享創新平台主要是針對應用基礎研究,積極發揮新型舉國體制下科技創新的集中優勢,實現創新資源整合。”董勝波說,在這個過程中,不同人才協同攻關、深度融合,其作用才可以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他認為,應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顛覆性技術領域,組建以青年科技人才為主體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平台,培養建設高水平創新團隊,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作為錘煉人才的“磨刀石”。

“我國每年產生600萬至700萬名工程師,在應用研究上有巨大優勢,但核心競爭力還是要體現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這對解決‘卡脖子’問題意義重大。”董勝波說。

讓更多高水平戰略科技領軍人才冒出來

袁斌說,從“兩彈一星”研制成功,到當前航天重大工程項目的集中攻關,這些事例都表明,隻有不斷加強原始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這需要一個非常好的協同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袁斌說。

賴明建議,要加強科技人才培養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完善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和體制機制,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全面科學評估我國科技人才現狀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中長期科技人才培養計劃,指導推進相關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農工黨中央常委張全說,高水平戰略科技領軍人才的成長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他們往往年輕時會先在某個“點”爆發,在某一細分領域有突破,而后在視野更為廣闊的項目和平台中經受歷練,走向宏觀領域。這個過程不但培養了他們的眼界,也提升了他們完成重大項目的能力。

“高水平戰略科技領軍人才不但需要具備非常大的潛力,也需要好的社會發展環境提供機會,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和科技人才的成長是相互作用的。”張全說。

姜耀東從高校的角度分析,要積極搭建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載體平台,將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科研院所人才培養與重大科研項目計劃、重大工程項目相結合,加快培養造就一批創新型、復合型、戰略型青年拔尖人才,對有發展前景的重大科技研究、轉化、孵化給予重點扶持。

賴明則提出,高校、院所、企業可以“三管齊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交叉合作,圍繞國家重大發展需求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求,發現、培養“高精尖缺”人才和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

“我們要放手使用青年人才,讓更多優秀青年科技骨干勇挑科技重擔,通過穩定的科技創新資源支持、更多職業發展和晉升機會、完善的待遇保障機制,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熱情。”賴明說,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支持力度,至關重要。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提醒,人才培養作為國之大計是一個長期過程,科技人才作為具有成長性的科研力量,必然會有領域不同、經驗之別、年齡之差,在培養階段將“人才”進行三六九等的分裂,進行“拔苗助長”和“特殊灌溉”的行為不值得提倡。

“聚焦戰略人才力量,不是放棄對常規領域的發展或區別對待,而是對國家近中遠結合的科技創新戰略布局下的專精和急需發展的學科進行人才力量的支持和強化,從而推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長足發展。”黃維說,在地方科技發展中要注意平衡搭配,進行合理的統籌規劃,防止極端現象產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張茜)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