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峨眉山指畫非遺傳承人林栩:“掌中生山水,指尖繪江湖”

2022年03月08日08:1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掌中生山水,指尖繪江湖”

傳承人的非遺絕活5

與林栩相視而坐,你會不經意地打量他的手——寬大、厚實,異於常人。這似乎為那一幅幅生於指尖的山河旖旎增添了一個佐証。

對於此,他卻不以為意。“手也好,筆也好,只是介質。”在林栩眼裡,畫作釋放的是心裡“那團火”。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接觸“指畫”,林栩用心中的“那團火”將這門瀕臨失傳的繪畫技藝帶回了大眾視線,並一步步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這位峨眉山指畫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又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將‘峨眉山指畫’這項省級非遺技藝推向更高更廣的舞台。”

“直接用手指作畫,更能直觀地表達內心”

“我對畫畫,一直很‘貪’。”在林栩的自述裡,繪畫始終是一件隨心而好玩的事。

出生於峨眉山書香世家,父親林木是當地的文化名人。從記事起,林栩的童年就彌漫著墨汁和顏料的味道。“看到父親畫海報,心裡手裡就痒,想上去描兩筆,不囿於某一種特定的畫技。”林栩形容自己的少年時代就像武俠小說裡的“武痴”,看到“好武功”就想上去學兩招。后來在父親的指點下開始畫國畫。

高中畢業后,林栩進入縣文化館工作,這讓他有了更多機會與畫家前輩們接觸。“張志成、李道熙、吳一峰、黃純堯、岑學恭……老先生們不吝賜教,令我受益匪淺。”后來,機緣之下,林栩又拜藝於齊白石第四子齊良遲門下,筆墨功力與造型功底也更加精進。

1981年,林栩偶然聽說峨眉山雙福鎮有一個農民畫畫得很好。求技心痒的他,當天便騎車去尋。而這個“農民”便是傳授給他峨眉山指畫技藝的李克雄。

一天,李克雄提到自己可以用手指畫畫,並展示了一番。指畫的隨性和創造力擊中了林栩的心。看著李克雄在紙上翻飛的五指,他終於找到了自己創作的症結。“毛筆始終隔了一層,直接用手指作畫,更能直觀地表達內心。”林栩當即向李克雄求教指畫技藝,用他的話講,老師教授的不是一門技藝而是將“一團火”傳給了他。

“指畫徹底點燃了我。”林栩講,指畫解放了自己對繪畫的情感,也讓他不再盲目貪戀畫技,“我開始用畫找尋一種對生命、對自由、對歸宿的感悟。”

“指畫擁有自己的繪畫語言”

在林栩的畫作上都留有“指痕”二字。這是他對指畫特有的“執拗”。

“描繪相同的意境,指畫往往很‘吃虧’。”林栩介紹,不同於毛筆畫,指畫受限於手指的吸墨能力和自身形狀,畫出的線條往往短促、平實還會留下指掌的印跡。“在感覺上仿佛就失了工整。”

正因如此,很多指畫流派都在追求一種“以假亂真”,運用各種技法去營造一種毛筆的效果。對於此,林栩並不認同。在他看來,這樣就失去了指畫的意義。

“指畫擁有自己的繪畫語言。”蓄墨少,所以要下指無悔,一揮而就﹔難連貫,所以要掌指結合,水墨浸染。別人眼中指畫的“拙”,恰恰是林栩眼裡的“巧”。在他看來,掌指之間傳遞出的古拙感,為作品賦予了生命。

除了強調指畫的繪畫語言,林栩也對指畫技法進行了大膽創新。從勾、染、皴、洒、抖等諸多技巧入手,林栩一改傳統指畫強於線條之“骨”,卻弱於墨色之“姿”的陳規,在強“骨”的同時,也注重“墨”“色”的豐富,把“墨”“色”“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全墨、全色指畫”。

這使得峨眉山指畫突破了原有的瓶頸,不僅得以擁有更為豐富的色彩表達,還可以在熟宣紙以外的載體上進行繪制。林栩介紹,峨眉山指畫現在可以用生宣、西畫紙、復印紙、夏布等作畫。

“隻要真心熱愛指畫,有教無類”

“放著毛筆不用,非要用手指作畫?”“你就是故弄玄虛,沒太大意思。”……在林栩耳邊,從來沒有少過質疑聲。

“手指畫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門藝術。”對於指畫的傳承,林栩一向是自豪的。也正是這口豪氣,讓他闖過了指畫創作推廣之路上的一個個關卡。

2006年,樂山市舉辦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評選,林栩力薦峨眉山指畫。“事實是最有力的佐証。”他回憶,那時別人質疑指畫的藝術價值,他就拿出作品甚至現場作畫,有人質疑歷史傳承,他就用史料現場辯論。“豁出去了。”

經過他的不懈努力,“峨眉山指畫”先后被申報為峨眉山市和樂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和傳承。2014年,“峨眉山指畫”入選“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為峨眉山指畫爭取了更大的舞台,傳承和保護成為林栩心頭最重的一件事。林栩介紹,由於歷史上指畫技藝往往是畫家的不傳之秘,隻會以單傳的形式傳給自己最親密的弟子,這就導致了指畫如今“人丁凋敝”的現狀。

雖然面臨一些困難,但林栩依然對指畫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我已經收了6個學生。”林栩介紹,這6個學生既有20多歲的在校研究生,也有年逾花甲的農民畫家。“隻要真心熱愛指畫,有教無類。”

如今,隻要有機會,林栩就會到學校、農村、部隊等義務講解和展示指畫的魅力。對於指畫未來,林栩還有個最大的願望,就是峨眉山指畫能以“中國指畫”申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達人檔案

林栩

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峨眉山指畫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四川省民間藝術(指書畫工藝)大師。30多年裡,他將峨眉山指畫從瀕危狀況中解救出來,積極推薦其逐步成為縣級、市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技法傳承上,林栩打破了指畫強於線條勾勒,卻弱於色彩鋪陳的舊規,凸顯了“指畫”語言的獨立性,使之成為完整意義的“指畫”畫種。(□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晉朝)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