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蓉平

蓉平:上市公司破百背后的潛力、活力、動力

2021年12月14日21:4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上市公司是城市經濟的風向標。

12月6日,深交所西部基地響起了上市鐘聲。觀想科技的鐘棰,敲進了深交所創業板,也敲出了成都第一百家A股上市公司。

其實,一家公司上市,攪動的早不只是資本市場的一潭活水。原因很簡單,上市這類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市場行為,正是一座城市的產業潛力、市場活力、內生動力的客觀反映。

在不再隻唯GDP的時代,上市這樣的市場行為,反而比以往的經濟數據更有說服力。

從電子信息到生物醫藥,釋放城市產業潛力

觀想科技所在的電子信息產業,是成都首個產值破萬億元的產業。但在市場看來,上市企業的數量更直觀地反映城市的產業潛力。

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20年,成都共有13家信息技術領域的企業在A股上市,約佔這一時間段內該領域成都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57%。

而在另一產業代表——生物醫藥產業,成都目前也已將11家“送”進了A股市場。

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是一個城市產業潛力的縮影。因為,產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礎、市民就業的重要依托。

“建圈強鏈”,是成都加速產業發展的秘訣。比如,針對電子信息產業,成都近年來出台了產業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計劃,制定了穩鏈補鏈行動方案,甚至連5G、人工智能、軟件等各個細分領域,都找得到對應的專項政策。

在日前舉行的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成都還明確,要充分整合部門、區(市)縣、投資基金、龍頭企業等多方力量資源,清晰呈現產業發展前沿趨勢、鏈主企業戰略布局、技術路線選擇、國際國內領軍人才、產業基金分布等。

沒有什麼比上市公司更有說服力了。對投資者來說,上市公司意味著這裡有市場認可的行業發展潛力﹔對人才來說,上市公司意味著更好的就業崗位和個人發展。

做強產業支撐,方能提升城市動能。招商引資納才,成都吸引源源不斷的各類資源,反過來,企業和人又為成都反哺孕育出更多的產業機遇。

從“百家”到“前十”,投射城市市場活力

隨著觀想科技的上市,成都上市公司數量破百,正式躋身全國前十。

在這份排名中,長三角就有6城入選,另外3城是北京、深圳、廣州,可以說,一份上市公司的區域分布,實則是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格局。

成都是打破“100家”的唯一西部城市。1993年首家A股上市公司出現,到2015年突破50家,成都用了23年。而從51家到100家,成都隻用了6年時間,企業上市的熱情和速度,投射了成都的市場活力。

雖然短期內與沿海地區的差距尚存,但西部的市場活力在肉眼可見地增長。尤其是,在成都百家A股上市企業中,一大批民營企業相繼進入資本市場,佔據資本市場成都軍團“半壁江山”。

其背后,既有沿海部分產業向內陸轉移的機遇,同時,立體交通網也讓人與物的流動變得更加容易,打破了與國際資源的“壁”。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對市場活力的培育也暗藏了取舍的智慧。成都加快培育引進能級高、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好、影響力大的項目,而對那些“雙高”項目和不符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導向的項目,則堅決把擋在門外。

於外界而言,比起金融中心、消費中心的建設,成都在上市公司的行業龍頭地位,代表了新時代西部的市場活力,它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直接拉進與全國乃至全球資源的距離,創造出更有想象力的市場。

從硬實力到軟實力,賦能企業內生動力

資本和人才不會自動流入。他們的選擇,既要考慮經濟發展的硬實力,更關注城市能提供的軟實力。在上市公司身上,市場可以更加真實了解到,一座城市怎麼對待企業和企業家,如何培育企業的內生動力。

比如在初創企業資金短缺這一問題上,不同城市的回應顯示了治理的智慧。有的城市仍然沿用招商的思維,而成都不但提供了房租減免等政策,還牽線為企業獲取風險資本。

觀想科技董事長魏強用自己的故事充當了成都的“代言人”:自公司成立以來,政府給予企業固定的政策扶持,在上市准備過程中,也是全力配合、一路綠燈,“不管以后發展多大,根永遠在成都”。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形成“優質服務看成都”口碑,更好引導市場預期。為此,成都在市、區兩級全面推行產業鏈“鏈長制”,堅持一條重點產業鏈、一個市(區)領導挂帥、一個市(區)協同工作專班,並優化“揭榜挂帥”政策,加快集聚要素資源。

今年以來,成都總在“打破”一些數字。前有常住人口破2000萬,晉升超大城市行列,后有上市公司數量突破100家。

這只是企業融資能力的提升嗎?答案顯然是不夠的——他們的背后,還有一座城市培育創新主體、提升科技水平的不懈努力。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