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豐收!成都環城生態公園收獲農產品超4000噸

2021年09月24日07:50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豐收了!成都環城生態公園收獲農產品超4000噸

  9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成都的中心城區,也迎來了一場豐收的盛筵,沿著城市的輪廓繞行一圈,成片金黃的水稻、飽滿的玉米、渾圓的南瓜,在成都中心城區繞城高速兩側的環城生態公園等待著被收割。

  今年9月,環城生態公園的10.1萬畝的生態農業區已經歷一個完整的種植年,去年小春、今年大春種植的油菜、小麥、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等糧油作物都迎來豐收。收獲農產品產量超4000噸,實現農產品產值1000余萬元。

  過去,環城生態公園是城市發展的邊界,位於城鄉結合部的耕地長期撂荒。去年以來,成都興城集團下屬天府綠道公司搶抓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機遇,緊盯“農田修復、生產恢復、配套保障”三大核心目標高效推進環城生態公園高標准農田建設、土壤地力提升、農業種植生產等工作。按照《成都市“米袋子”“菜籃子”強基行動方案》要求,2020-2022年,由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環城生態帶永久基本農田區域建設高標准農田5.83萬畝,其中2021年建成3萬畝、2022年建成2.83萬畝。

  我們對存在一定缺陷的耕地進行了農田和生產的恢復,實現正常的種植。如今,耕地裡作物的產量正在呈現逐步恢復的過程,質量經四川省農科院等專業機構的檢測,重金屬污染、農殘都符合國家標准。未來,隨著產量和品質的進一步提升,路網渠網的進一步恢復,相信環城生態公園可以扛起成都人民“米袋子”“菜籃子”的重任。

  有一個數據可以佐証。去年因為環城生態公園的建設,成都首次扭轉近年來耕地數量下降的趨勢。這對於成都市的耕地保護和耕地生產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牢牢端緊了成都人的“飯碗”。

  在土壤修復上,環城生態公園採取了溝槽式取土的方法,把下面的有生產能力的土壤翻上來,並根據農作物的要求,保証土壤厚度到20公分-50公分﹔針對有建渣和碎石的土地(需換個說法),還採取了物理措施,用撿石機、碎石機來把建渣移除,同時也在土壤中施入有機肥來恢復肥力。你們看到的豌豆花,其實是為了固氮,在作物生物量最大的時候,粉粹還田,從而來提升土壤的有機質。

  在水系上修復,環城生態公園通過上下游水系規劃及修復來保障灌排需求,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完善灌排體系,組織實施智慧農業綜合管控平台開展高效節水灌溉,最終達到農業生產的配套需求。還有智慧農業管控平台來監測天氣狀況、光和輻射水平、土壤形態、肥料情況、防凍和日常情況。根據監測到的情況,可以自動噴滴灌,節約水源,對田農作物精細化管理。

  環城生態公園裡的農產品都賣去了哪兒?

  成都天府綠道集團農業項目負責人徐凱介紹:“大宗糧油對接省市大型糧油國企平台直接售賣﹔蔬菜進了伊藤洋華堂、綠友家等超市,認准“雲上田園” 就是我們的品牌了。”此外,天府綠道公眾號也能下單直接銷售。

  “涪陵榨菜已經跟環城生態公園簽約了,下次吃榨菜說不定是環城生態公園種出的榨菜頭。”徐凱透露:“我們還開放了認種認養,市民參與種植和收獲,讓每一滴汗水都浸泡在豐收的喜悅裡,體驗一回城市的田園牧歌。”

  目前,環城生態公園正在以點帶面,加快一級輔助設施用房建設,包括:管理用房、倉儲用房(含冷藏)、烘干設備、物料堆放、農機停放等設施,以解決區域性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採收需求,為銷售渠道拓展提供基礎保障。我們還將全面對接農業深加工、農旅融合、零售終端等企業,開展農業綜合性服務經營,挖掘環城生態公園農業附加值,塑造多元化農業發展典范。(川觀新聞記者 雷倢)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