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床前明月光”的“床”是寢具還是坐具?

——跟隨齊東方教授“回望長安”

2021年09月24日08:3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床前明月光”的“床”是寢具還是坐具?

  小時候吟誦“床前明月光”,腦補的是李白睡前思鄉,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但其實,這裡的“床”不是用來睡覺的寢具,而是用來坐著休息的“胡床”。此外,楊貴妃真的很胖嗎?唐妝的確很夸張嗎?

  “回望長安——陝西唐代文物精華展”正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持續熱展。9月18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系教師、博士生導師齊東方帶來一場名為《隋唐長安的衣食住行》的講座,不僅對隋唐長安的衣食住行情況隨手拈來,更澄清了不少公眾對歷史的“錯誤”印象。

  唐代以胖為美有爭議

  首先,齊東方承認唐代人非常講究化妝,甚至比現代人的程序更復雜,並且和服裝是搭配的。唐代也有戲妝,如果把戲妝化在臉上滿大街走,那也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場面。唐代的常妝、正妝、戲妝要區別開來,而不是如今電視劇所呈現的,不分場合和人物,妝容都很“重”,這就有悖歷史了。

  齊東方認為,唐代以胖為美的說法不嚴謹,頂多隻能說唐代某一個時期某一類人群當中以胖為美。從出土文物來看,胖女俑在唐代女性俑裡佔的比例不大,特別是唐代早期出土的俑都是消瘦的。后來開始有點向胖的方向演變,到唐玄宗那個時期都是胖的﹔此外,唐玄宗開元、天寶時期也不一樣,開元時期較為豐滿,到天寶時期就略顯臃腫了,它的美感也不一樣。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影響了他的審美。但其實,唐玄宗給太子選妃的時候專門到民間選清瘦、高挑的女人。

  此外,楊玉環真的很胖嗎?齊東方考據歷史文獻,發現僅有三條明示或暗示楊貴妃體型為胖。其一是說她微有肌肉,其二說楊貴妃遇夏苦熱,最后是一則小說裡寫的,說風吹不走。在曖昧不清的記載裡,唐人的審美或許並非簡單一兩句話所能概括的。

  從席地而坐到高桌高椅

  通過北朝及更早時期的壁畫等,可以看到當時人們主要是席地而坐,高桌高椅的出現要到晚唐,真正流行是宋代以后,並且這些東西直接影響到所有的器具。

  在過渡中,外來的“胡床”變得普及,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指的就是這種類似馬扎的胡床。在甘肅一個唐代墓葬裡發現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馬扎,可能是源於部隊行軍,攜帶方便、便於休息。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席地而坐也有很多講究。在嚴肅正式的場合,要挺胸“跽坐”。而盤腿或者雙腿大大咧咧叉開的箕坐,被認為是非常不禮貌的。中國古代講,立毋跛,坐毋箕,就是在規范坐立姿勢。

  有“排面”的紅綾餅

  齊東方認為,唐代面食就已經做得非常豐富,很多出土陶俑也反映了當時吃飯有關的場面,舂米、拉磨、烙餅、燒飯等不一而足。其中有兩種餅最有“排面”。

  第一種是御賜紅綾餅。宋代葉夢得曾在《避暑錄話》寫道:“唐御膳以紅綾餅餤為重。昭宗光化中,放進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為得人。會燕曲江,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餅餤賜之。盧延讓在其間。后入蜀為學士。既老,頗為蜀人所易。延讓詩素平易近俳,乃作詩雲:‘莫欺零落殘牙齒,曾喫紅綾餅餤來。’”大意是說,年老后被人看輕的盧延讓寫詩排解道,自己當年也是中過進士,吃過御賜紅綾餅的。

  另外一種是胡椒餅。唐代筆記小說《酉陽雜俎》曾專門記載,有人吃胡食肉餅加胡椒。齊東方解釋,作為外來品的胡椒在唐代非常貴,而且吃胡椒反映食客身份地位不一般。曾有貪官被抄出一項贓物是“胡椒800擔”,由此可見它多值錢,且直到明代還有用胡椒抵扣官員工資的情況。(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平)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