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汛”而動 共筑“生命之堤” 四川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一定要實行一島一策!”
“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工作必須做在前面。”
入汛以來,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省防辦)立足於“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工作,通過“密集型”會商研判、調度,狠抓河心洲島這一防汛工作重點關注部位,各地廣泛開展實戰演練,救援力量直奔抗洪搶險“第一線”,筑起一道守護人民生命財產的“生命之堤”。
“密集型”會商調度研判 筑牢“防汛大堤”
“樂山、樂山,丁字島監測情況如何?”
“藍色預警預報,請成都市要採取防汛措施!”
入汛以來,像這樣暴雨預警后的防汛工作視頻調度會,時常在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進行。
在7月10日17時啟動四級防汛應急響應后,四川省防指組織水利、氣象、自然資源、應急等部門先后10余次專題分析會商討近期防汛趨勢。7月13日9時,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終止啟動四級防汛應急響應,但省防辦依然沒有鬆懈。
據四川省氣象台重要天氣趨勢預報,7月14日晚到16日,全省將迎來第二輪降雨天氣過程。“7月14日15時,省防辦召開調度會,緊急調度暴雨預警區域涉及的相關市(州)縣(區),就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作要求。”南充市防辦相關負責人說,他們第一時間將會議要求傳達到基層黨委政府,並要求其督促指導鄉鎮村將防汛責任落實到最小單元。
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組建省防辦工作專班,多渠道獲取預警預報、重要設施、重點對象等信息數據,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會商研判和指揮決策能力。每日會商研判后,及時將研判成果推送相關市(州)防辦和救援隊伍,調度提示做好准備。僅7月9日到16日的兩輪強降雨,會商研判20余次,省防辦共調度市(州)76 次、縣(市、區)127 次。
力保河心洲島平安度汛 實行“一島一策”
河心洲島是防汛工作重點關注部位。目前,四川各地正抓緊開展河心洲島情況核實摸排、洪水風險分析評估、防汛預案編制完善、安全避險場所建設、物資力量配備等工作。
丁字島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木城鎮蘭壩社區,四面環水,島上居住285戶702人。去年“8·18”特大暴雨洪災中,2公裡江堤護岸被毀,島上被淹沒區域達1.9平方公裡,島民全部安全轉移。
“汲取以往經驗教訓,我們要求各地對摸排出的各個河心洲島全部按照旅居人數等分門別類造冊,實行一島一策。”宜賓、遂寧、廣元、成都等河心洲島較多的市(州),紛紛超前採取行動,對河心洲島周圍各類隱患類別進行“拉網式”排查,切實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盲區。
7月10日到18日兩輪強降雨,省防辦總共派出10個工作組赴市州指導開展防汛救災工作,樂山工作組還針對青衣江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緊急調度夾江縣摸排4個河心洲島,指導轉移安置748 戶2125 人。
“在汛期,我們時刻注意水、雨情信息,並細化實化預案,預案啟動全員全力搶險,組織在家人員‘就近、就快’撤離轉移避災安置點。”射洪市防辦相關負責人說。
同射洪市一樣,各地河心洲島都進一步完善預案,並進行演練。射洪市瞿河鎮完善應急預案后,組建防汛應急隊伍5支,應急隊員300余人,開展了防汛應急演練。
宜賓市有河心洲島30個,有1萬余戶3.2萬余人。對此,宜賓在重點易涉險區域強化了24支救援力量,並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前置防汛救援物資。
“堤防”和“技防”都是關鍵環節。今年2月,樂山青衣江夾江縣南安護岸恢復重建河堤585米,加高加固堤防3415米,新建搶險防洪通道1945米。“我們還確定了河心洲島在內的12個重要防洪斷面,通過水位觀測設施、高清攝像頭、無線預警廣播等高精尖技術手段,密切監視江河水位變化,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一旦有險情,會立即組織群眾轉移避險。”樂山市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沙河村河心洲島2.79平方公裡,共有居民401戶1200余人。盡管人員要全部組織起來很難,我們還是組織開展‘不漏一員’的避險演練。”在眉山市青神縣,啟動應急響應預案后,廣播、敲鑼、喊話、微信群預警等各類“土方子”、新辦法齊上陣,第一時間通知到戶到人,全部人員緊急撤離。
另外,預警期內,四川各地也將加強沿江沿河巡查管控,對無人居住的河心洲島一律嚴禁人員上島。
實戰與演練相結合 不打“無准備之仗”
“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不能等災害發生的時候再去想如何救災。”省防辦相關負責人說,工作必須做在前面。
7月以來,四川受強降雨天氣影響,渠江、嘉陵江、涪江等多條河流發生超警超保水位洪水,全省絕大部分地方受災。7月10日到18日兩輪強降雨,范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對流性強,造成渠江、嘉陵江、涪江、青衣江、沱江、大渡河等6個流域38條河流50站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15條河流21站發生超保証水位洪水。
據悉,省防辦共派出10個工作組赴綿陽、雅安、德陽、樂山、廣元、南充、達州等市指導開展防汛救災工作,出動各類救援力量5.6萬人次,緊急避險 20余萬人。省應急管理廳組建由省減災委專家帶隊的3個災情核查工作組,赴巴中、達州等7個市(州)開展現場查災核災工作。
“有針對性的大規模的組織開展應急演練,重點磨合指揮協調機制,軍地政企部門跨區域聯動的協調機制,有助於提升各類應急搶險救援力量精准高效科學有序開展搶險救援的能力。”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與預案管理處負責人說。
據統計,今年以來,四川各級已開展洪澇災害應急救援演練近4000場,參演人次20余萬。
“主汛期來臨,神經都是繃緊的,一刻都沒有放鬆過。”省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值班員韓挺介紹,每天第一項工作就是收集暴雨預警區域內各地降雨、救援行動開展、群眾轉移安置等情況,及時對接相關部門互通信息,為科學開展汛情應對處置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目前,四川已建立省市縣鄉四級防汛救援隊伍共4445支227848人,分類建立綜合救援、抗洪排澇、舟橋架設、海事船艇、專業爆破等專業救援隊伍,積極布設空中力量,提高救援保障能力。全省共儲備救災住所類、背服類等物資262萬件(套),省級向13個重點市(州)前置救災物資22.7萬件(套),可安置保障約100萬人。
7月1日至8月9日,四川洪澇災害共造成304.3萬人受災。各地各部門聞“汛”而動、全力奮戰,切實筑牢了維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大堤”。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