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四川省民營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穩中向好
民營經濟增加值同比增13.7%
“45699”基本特征
●貢獻47.6%的投資、55.0%的GDP、65.0%的稅收、90.2%的新增就業、97.4%的市場主體
●為全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做出了積極貢獻
8月16日,由省民營辦編制的“2021年上半年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報告及指數”出爐。上半年,四川民營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穩中向好,呈現“前高后穩”態勢。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國和全省GDP增速,市場主體活躍度穩步提升,民營企業進出口實現快速增長,但仍面臨自身復蘇不均衡和結構分化等問題。民營經濟總體呈現“45699”的基本特征,貢獻了47.6%的投資、55.0%的GDP、65.0%的稅收、90.2%的新增就業、97.4%的市場主體,為全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做出了積極貢獻。
運行呈現“前高后穩”態勢
四川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速一季度延續去年“V型”快速回升走勢,二季度增速趨於平穩。上半年,全省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13868.73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5%,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13.7%,超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5.93%,低於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兩年平均增速0.27個百分點。
民營經濟第一產業增加值470.36億元,同比增長1.1%﹔第二產業增加值6090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工業4569.63億元,同比增長12.7%,建筑業1529.44億元,同比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7308.37億元,同比增長16.5%。全省民營經濟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3.4:43.9:52.7,與上年同期相比,一產佔比下降1.6個百分點,二產佔比下降8.4個百分點,三產佔比提升10個百分點。
分市州看,總量方面,成都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4941.71億元,排第一位﹔綿陽達到 895.38 億元,排第二位﹔宜賓達到817.55億元,排第三位﹔德陽、南充、瀘州、達州、樂山5個市州民營經濟增加值超過500億元,體現了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增速方面,宜賓以14.8%的同比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眉山增速14.7%緊隨其后,成都增速14.5%位居第三。
市場主體活躍度穩步提升
四川省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活力顯現。
截至6月末,四川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突破700萬戶、達到707.96萬戶,同比增長11.7%。其中,私營企業176.12萬戶,同比增長20.0%﹔個體工商戶522.06萬戶,同比增長9.4%。
市場主體密度有所增加,每萬人民營市場主體數達到868家,比2020年底增加54家。新設立主體出現分化,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新設立62.28萬戶,同比增長3.4%。
減稅降費政策發力 稅收貢獻穩固
在減稅降費的疫情紓困背景下,民營經濟稅收雖然小幅下降,但仍保持了近65%的佔比,體現了民營經濟穩定的稅收貢獻。
上半年,全省民營經濟繳納稅收(含海關代征收入)2372.2 億元,同比增長17.7%,比一季度下降2.8%﹔兩年平均增長5.47%。民營經濟稅收佔全省稅收總額(含海關代征收入)的65%,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其中,增值稅900.7億元,同比增長15.6%﹔消費稅36.5億元,同比下降47.9%﹔企業所得稅574.2億元,同比增長5.2%。
科技創新活力足韌性強
全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上半年實現就業總數和新增人數的雙增長。全省城鎮就業登記總數為1970萬人,其中民營經濟就業登記人數為1636萬人,同比增長8.8%,佔全省城鎮就業登記總數的83.0%,同比增加2.97個百分點。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6.45萬人,其中民營經濟吸納城鎮新增就業50.89萬人,同比增長30.8%,佔全省城鎮新增就業的90.15%,同比增加1.5個百分點。
民營經濟科技創新實現了數量的高增長,體現了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抗壓性和韌勁。上半年,四川省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增加8929家、同比增長14.0%,民營高新技術企業8160家,同比增長46.7%。
頭部企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全省民營企業在進出口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增長態勢領跑各類外貿主體。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額1031.3億元,同比增長42.50%﹔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24.6%,較去年同期提升4.6個百分點。有外貿實績的民營企業數達到4415戶,同比增長11.18%。
四川省頭部企業積極應對風險挑戰,總體實現穩健成長。本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實現零突破,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316.057億美元位列榜單第390位,成為四川省首家本土世界500強企業。民營上市公司發展態勢穩步上升,6月末四川省民營上市公司達85家,佔全省上市公司總數146家的58.2%。上半年四川省共新增9家上市公司,8家為民營企業。(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