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時政

揚州新增病例降至個位數 虞城八名干部瞞報疫情被處理

2021年08月17日09:07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河南虞城八名干部瞞報疫情被處理

據國家衛健委通報,8月1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本土病例13例,其中江蘇揚州6例,河南6例,湖南1例。揚州新增病例數近半個月來首次降至個位數,江蘇省政府稱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另外,河南商丘虞城縣連日來出現多起確診病例並涉嫌瞞報,包括副縣長在內的8名領導干部被處理。

商丘

開展第四輪核酸檢測

8月13日開始,商丘接連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此前通報因虞城縣疫情管控不力並涉嫌瞞報疫情,導致此次疫情,相關情況正在調查。

8月16日,商丘市紀委監委通報,經商丘市委批准,商丘市紀委監委對虞城縣疫情防控履職不力問題進行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對8名領導干部失職失責問題進行處理。其中陳富磊,虞城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辦公室主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對全縣疫情防控統籌協調不力,履行管理監督職責不到位,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去其虞城縣副縣長職務,8月15日下午其曾參加新聞發布會﹔另外,虞城縣衛健委、虞城縣人民醫院、虞城縣谷熟鎮相關領導也被免職或警告。

8月16日,據商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通告,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徹底排查潛在人群感染者,切斷傳播鏈條,商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在商丘市域開展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

揚州

每日新增報告病例持續下降

8月15日0-24時,江蘇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例,均為揚州市報告,3例為輕型,3例為普通型。從來源看,集中隔離點5人,封控小區篩查1人。

7月28日至8月15日,揚州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52例,出院10例。通過對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已排查出密切接觸者和次密接均已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隔離管控。

自7月31日以來,揚州市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首次下降至個位數。南京連續3日零新增。8月16日,在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王思源通報,目前,南京祿口機場疫情趨穩向好,處於持續鞏固階段,已連續3日零新增。揚州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每日新增報告病例持續下降,感染來源發生結構性變化,基本都在隔離范圍內,社區傳播鏈得到有效阻斷。

自7月20日至8月15日24時,江蘇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802例,其中揚州市552例,南京市235例,淮安市12例,宿遷市3例。目前在定點醫院救治的確診病例一共還有739例,其中揚州市542例,其中危重型17例,重型27例,普通型401例,輕型91例。南京市現在還有183例,其中危重型1例,普通型146例,輕型36例。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金宏介紹,揚州從7月28日到8月13日的七輪大規模核酸篩查,共發現陽性病例526例:第一輪63例、第二輪147例、第三輪109例、第四輪69例、第五輪70例、第六輪47例、第七輪21例。從這變化上可以清楚看到上升和下降的過程,總數在達到一個高峰(第二、第三輪)后穩步下降。

江蘇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洪流介紹今年秋季學期江蘇省以及揚州市各級各類學校開學安排。洪流表示,全省中小學(包括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分兩類情況安排開學。第一類是今年以來一直處於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的設區市,9月1日正常開學返校。第二類是今年以來有中高風險地區的設區市,比如揚州市,從全域轉為低風險地區滿21天后,可分期分批組織學生開學返校。不能正常開學返校的中小學可以組織線上學習指導。

高等學校的秋季開學總體安排是:9月15日前不安排學生返校,各高校可按秋季學期校歷安排線上教學。高校具體開學情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高校所在設區市今年以來一直為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的,9月15日后可分期分批組織學生返校。第二種是高校所在設區市有中高風險地區的,自全域轉為低風險地區滿21天后,可分期分批組織學生返校。

鄭州

重點人群核酸堅持一日一測

8月15日0-24時,鄭州市無新增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38例,無症狀感染者1例。以上病例均按要求實施集中治療或隔離醫學觀察。經過醫護人員精心治療,經專家評估,有3名確診患者達到出院標准,將分別閉環轉運至其戶籍地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截至8月15日24時,鄭州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已採樣6836381人,檢測6654263人,未檢出異常結果。下一步,全市要繼續做好核酸檢測。重點人群堅持“一日一測”,全員檢測做到人員全覆蓋、流程全跟蹤、質量全監控﹔秉持科學、嚴謹態度,提前謀劃、壓茬開展后續核酸檢測工作,真正將風險隱患排干撈淨,以“周期性見底”助推“全域性清零”。文/本報記者 匡小穎 統籌/蔣朔

探訪

“獵鷹號”內24小時不間斷核酸檢測

8月14日,晚上8點30分,揚州國際展覽中心燈火通明。兩組共十個艙位的“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呈“L”字形排列,近百名工作人員分布其中。他們在和時間賽跑,以最快速度找出病毒的蛛絲馬跡。

從10日凌晨設備進場到11日上午正式投入使用,這隻“獵鷹”在短短幾天內已經參與了揚州多輪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檢測數量超21萬管,按10混1的採樣方式,覆蓋約200萬人次。

“我們兩百多人分為兩班,24小時不間斷工作,最高日檢測能力達到15萬管。”金域醫學高級運營總監江真君說。

從南京到揚州,此輪疫情暴發以來,江真君和他的“戰友們”已連續奮戰多天,也在一場場與“德爾塔”的較量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內功”。

同不久前在南京建設的一組三艙位“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相比,揚州的“獵鷹號”有了重要升級,一組五個艙位裡包含一個共用的試劑准備區、兩個樣品處理區和兩個核酸擴增區。按照流程先后,呈現從中心向兩邊分布的形態,整個實驗室工作更加集成、高效。

記者走進“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的樣品處理區看到,樣本、檢驗儀器、醫療廢棄物被分區域整齊擺放,兩台全自動加樣機正在輔助人工完成一些重復性工序。一旁,經過三級防護的工作人員時而操作設備,時而記錄信息,無聲地忙碌。

盡管“武裝”到隻露出雙眼,但依舊可以分辨,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

1999年出生的李麗兵正在安全櫃裡熟練地進行加樣操作。這是一個需要“直面”病毒的工作,意在通過PCR擴增(聚合酶鏈式反應),把狡猾的病毒放大數萬倍,便於后續更精准地定位。“不覺得害怕,就想著早點發現病毒,讓揚州早點好起來。”這位東北姑娘說。

江真君告訴記者,揚州“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平均年齡不到28歲。每天,他們身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封閉的實驗室裡工作十幾個小時。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