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板凳小學原創舞蹈《少年逐夢》,又稱“板凳舞”。學校供圖
人民網成都6月2日電 (王波)昨日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板凳小學的學生們在學校跳起了原創舞蹈《少年逐夢》,又稱“板凳舞”。學校校長李鵬旭說:“山裡的學校條件有限,學生以板凳為道具排舞,就地取材的同時,也發揚了學校的‘板凳精神’。”
據介紹,距離通江縣城50余公裡的板凳小學,地處秦巴山腹地,因所在山區山勢形如板凳而得名。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的教育教學環境得到根本改善,教學設施設備實現數字化、信息化。目前,學校有6個年級共6個教學班,在校生人數102人,專任教師17人,其中本科學歷13人、專科學歷4人、中師學歷1人。學校在2018年小升初畢業會考獲片區第一,在2019年和2020年四、五年級全縣抽測中,獲片區全科第一。
圖為板凳小學原創舞蹈《少年逐夢》,又稱“板凳舞”。學校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全體師生逐漸形成了“板凳精神”。“板凳雖小,但它四平八穩,穩當穩重。它板面頂天,四腳立地,象征頂天立地。同時,它又以小小的身軀,承擔起遠超於自身的重量,讓坐下來的人得以休息。”李鵬旭說,學校正在培養孩子們擁有像板凳一樣的精神品格。
圖為板凳小學原創舞蹈《少年逐夢》,又稱“板凳舞”。學校供圖
板凳舞根據板凳小學的板凳文化和“板凳精神”延伸而來,舞蹈以紅色的板凳為道具,象征著希望與明天,講述了板凳小學的孩子們在黨的光輝照耀下,努力學習、快樂成長,追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