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一家。陳果攝
人民網成都6月1日電 (記者梁小琴)“靠近一點……哎,對!”“笑得開心一點……嗯,很好!咔咔咔……”5月31日,“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一場特殊的漢服親子秀全家服拍攝活動在中國電建水電七局金堂區域項目韓灘雙島大橋施工現場上演。來自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工友們的孩子齊聚成都金堂,共享團聚,歡度“六·一”。
活動參與家庭在韓灘雙島施工現場的合影。陳果攝
“工地施工忙,離家又遠,很多建設者常年堅守一線,無法與子女團聚。”水電七局有關人員介紹,為了幫助留守兒童和父母實現團聚夢想,工地特舉辦了“‘六·一’工地過,‘最美’漢服親子秀”全家福拍攝活動,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幫他們留住這一難得的團聚時刻。
“看,那是爸爸和叔叔阿姨們一起修建的大橋。”34歲的趙貴朋指著遠處的韓灘雙島大橋給兒子說。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和孩子,他的妻子選擇辭去原有工作,陪伴在丈夫身邊,再過2個月,他們的“二寶”即將出生。他們最大的期盼,就是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長大后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小棉襖”給爸爸戴安全帽。陳果攝
“這座橋是成都市目前跨度最大、鋼箱梁最重、主塔柱最高的雙塔雙索面斜拉橋,不僅是金堂新地標,也是我心裡的地標!”來自湖北監利的帥小伙劉揚輝告訴記者,他和自己的愛人就是在建設大橋的時候認識的。3年多來,劉揚輝始終“戰斗”在施工一線。他經常游走在幾十上百米的主塔上,穿梭在上萬噸重的鋼箱梁內,一年四季接受嚴寒酷暑風吹日晒雨淋。他的妻子說:“劉揚輝人老實、又細心,干事踏實能吃苦,最終打動了我。”
2020年9月,這對因韓灘雙島大橋結緣的新人迎來了屬於他們愛情的結晶,他們為孩子取名劉蕎一,寓意是希望她衣食無憂,永遠第一,也代表劉揚輝對妻子一生的承諾——永遠唯一。
劉揚輝一家。陳果攝
“大女兒今年11歲,上小學五年級,也許是缺少父親的陪伴和關愛,性格比較腼腆……”這成了父親胡勇心裡的一根刺。為了彌補對大女兒的虧欠,他一有時間就會陪她做家務和種菜,接觸一些課外培訓,帶她去戶外走走看看。相對大女兒,4歲半的小女兒活潑開朗、古靈精怪,是父母眼中的開心果,“盡量給她們更多陪伴。”胡勇深知,作為工程人,常年居無定所、四處奔波,他隻希望以后工作的地點能離家近一點,能夠有更多時間陪陪家人和孩子,也希望能夠多組織這種親子活動,幫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走進彼此的世界。
“我們還會推出更多的溫暖關愛活動,給予一線建設者更多企業關懷。”現場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