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谷雨時節,芍藥盛開,粉色、白色的芍藥花交相輝映,成為暮春最美的一道風景。這幾天,四川中江縣回龍鎮臨江新村迎來一波又一波游客,大家的目的地都是這裡的芍藥基地。
芍藥花海連碧天,游客醉在美花田。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芍藥基地裡,隻見花朵在風中搖曳,淡雅怡人的香氣從層層疊疊的花瓣中飄散出來,為沿途的游人帶來清香和喜悅。
在芍藥花田中拍照的游客。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家住成都彭州的游客陳虹是在朋友的推薦下,來這裡參觀芍藥花田的。“我很喜歡芍藥花的香味,讓人心曠神怡。這個地方特別適合周末帶著一家人來呼吸新鮮空氣,最主要是能讓娃娃體驗到擁抱大自然的感覺。”
游客們陶醉花間。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臨江新村村民蔣福友是芍藥基地的員工。談到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他高興地說:“我初中畢業就在外打工,這兩年看村裡產業發展越來越好了,就回村發展。雖然現在每月三千元的收入和之前打工差不多,但是在家附近干活,能照顧老人和小孩,比以前幸福多了。”蔣福友表示,之前自家種地時,隻能勉強達到溫飽水平。現在把土地流轉出去,不僅每年能拿到幾千塊的分紅,還可以靠打工增加家裡的收入。
花如海,人如潮,百般紅紫芍藥嬌。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四川中江縣堅持“以農帶旅、以旅興農”的農旅結合戰略,以花為媒、以景帶旅,走上了農旅融合的發展之路。臨江新村村支書吳家壽表示,未來村組織將著力完善停車、餐飲、娛樂等基地配套服務,方便游客的同時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旅游健康發展。全村要積極拓展芍藥種植產業鏈,打造“上賞花、下賣藥、中間還有農家樂”的產業新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中江白芍。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介紹,“中江白芍”屬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肝陽的功效。“中江白芍”品牌歷史悠久,人工栽培已近300年。2013年9月26日,“中江白芍”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芍藥基地成了文旅景觀。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臨江新村地處凱江沖積地帶,土壤漏水性好,植物根系不易腐爛,是天然的芍藥種植場地。為發展新產業,村裡採取“地理標志商標+龍頭企業+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充分發揮地理標志產品的資源整合作用,建成集觀賞、生態、經濟效益為一體的芍藥鮮切花產業基地。基地採摘下來的芍藥鮮花經過保鮮處理后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年產值超百萬元。目前,基地已經為周邊農戶提供就近務工崗位200余個。(劉海天、實習生邢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