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7月23日電 (王波)今日,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簽訂建設全國一流教育強區緊密合作框架協議,同時成立金牛區第一屆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充分發揮國家教育智庫的引領作用和專家優勢,匯聚“最強大腦”,打造“創新引擎”,切實刷新金牛建設全國一流教育強區的“參照系”,打造區域教育發展“增長極”,培育創新要素聚集“動力源”。
刷新一流教育強區“參照系”。依托國家級頂尖教育智庫,立足成都、著眼全國,堅持與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德眉資同城化等戰略緊密結合,主動對標全球先進城市和全國領先城市,全面深入調研金牛教育發展現狀,自覺在成都建設西部地區極核和全省主干城市發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刷新金牛區建設“全國一流教育強區”的未來“參照系”,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理清發展思路,構建金牛教育現代化2035年藍圖框架和實施路徑,制定全國一流教育強區建設規劃,研制金牛區建設全國一流教育強區指標體系,在全國、全球教育及人才競爭中,借智借力深化全國率先推行的中小學勞動教育、校園足球、近視眼防控等16個國家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推動“試點”變“示范”,依托大中小學思政教育聯盟,建設好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試驗區,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系統重塑金牛教育“門類齊全、綜合實力領先”“先行先試、改革創新項目密集”等比較優勢,推動形成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做法,鑄就全國一流教育品牌。
打造區域教育發展“增長極”。按照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的要求,通過引進國家級高水平教育智庫“把脈診斷、頂層設計、專家引領、蹲點指導、評價創新”,在提高教育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質量水平上狠下功夫,深化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制定教育公共服務需求供給清單,推動高品質教育公共服務線上線下集成供給,使教育“供給端”精准對接“需求端”,推動教育供給與人口流動遷徙和城市功能精准匹配、動態平衡,實現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高教育優質特色發展、職業教育優質領先發展、終身教育(社區教育)優質示范發展,構建“從出生到入學、從入學到畢業、從成人到老年”全面培養全生命周期現代教育體系,力爭2022年全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達75%、義務教育優質學校覆蓋率達85%、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校生佔比達80%。堅持協作協同、優勢互補,以教育為紐帶加強成渝戰略對接、政策銜接、功能鏈接,通過集團化辦學等方式深化成渝、成德眉資區域教育合作交流,廣泛開展跨區合作辦學,探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聯動協同發展之路,在更高層面上推動成渝雙城區域教育中心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的優質品牌教育示范區。
培育創新要素聚集“動力源”。發揮教育智庫的資政、資教、咨詢服務作用,聚焦打造成都北城消費新中心,形成優質教育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加快“三年攻堅行動計劃”55個學校項目建設,圍繞人北、國賓、茶花、北部新城“四大示范片區”構建優質教育圈,打造高質量人才供應鏈與能力發展鏈。提煉推廣《以園為本教研制度建設研究》《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研究》《區域幼兒園課程資源整合的聯動研究》等10個以上教改成果,系統總結“品牌校(園)長培養工程”“教師專業發展分層進階整體提升項目”“1+4教育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名師閃耀工程”“T+N金牛星光教師培養”等計劃,培育孵化區級以上名師名校長不低於1000名。聚焦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主動當好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店小二”,提高人才培養與城市功能的匹配度,提高教育公共服務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強化人口吸納和服務功能,以一流的教育吸引、留住企業和人才,提高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促進產業、人口、創新等全球高端要素加快聚集,夯實提升宜居生活城市吸引力的教育支撐,使優質教育成為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競爭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