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寨村的致富帶頭人

【查看原圖】
漁寨村新貌。青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漁寨村新貌。青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7月09日20:46

“住進新居唱喜歌,走進茶園唱茶歌﹔稻谷熟了唱甜歌,奔康共唱奮進歌﹔唱過春歌唱秋歌,唱過老歌唱新歌﹔唱不盡滿眼的好風景,唱不盡今朝的好心情,好歌越唱大路越寬闊,好日子天天就像在歌裡過……”這首紅遍大江南北的《大地飛歌》,如今已成為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三鍋鎮漁寨村回漢群眾內心深處的幸福之歌。

漁寨村共有1517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有426人,是川北地區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點。近年來,村黨支部書記黃啟龍和村裡的黨員干部一起,帶領全村群眾戰貧困、謀發展、抓產業、促就業,於2018年底順利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底,全村農業產值實現綜合收入125.6萬元,務工收入綜合收入實現24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6萬元,人均增收2129元。80多歲的回族老人馬仲澤說:“我們生活得很幸福,真得要感謝國家的好政策,感謝黨給我們派來了黃書記這位帶領我們勤勞致富的‘艾米爾’(意為領導者、帶頭人)。”

塞北筑軍魂,退伍建家鄉

“樹大不忘根,人大不忘本。”2003年12月,黃啟龍打起背包、告別了家鄉父老來到塞北的一所軍營服役。期間,由於工作表現突出,很快入了黨,並先后多次立功受獎,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還獲得了內蒙古黨委、政府頒發的2008年赴災區抗震救災紀念章。

2008年底,黃啟龍服役期滿后,毅然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熱土,成中建設家鄉大軍中的一員,這一待就是12年。他先后擔任村文書、村主任、駐村第一書記,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帶領鄉親們脫致富的戰斗中。

2018年,組織上又選派他到離家100多公裡外的原橋樓鄉(現並入三鍋鎮)漁寨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可謂是“臨危受命”。當時,該村被確為川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任務重、時間緊,很多群眾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加上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上的差異,搬遷安置工作出現了很多矛盾。為解決這些矛盾,村干部可謂絞盡腦汁,可收效甚微。

“有矛盾不可怕,但我們要找到矛盾存在的根源,思考化解矛盾的良策,爭取多數群眾的支持!”在村黨支部會議上,黃啟龍堅持認為,易遷安置工作不能一刀切,要廣泛爭求搬遷群眾的意見和願望,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真正形成民族文化認同。

黃啟龍的想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勉勵他“放開手腳地干”。他帶領村裡的黨員干部利用一周時間,走訪了所有符合搬遷條件的群眾,每到一戶,都會認真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傾聽他們的願望和想法,了解他們心中的擔憂與顧慮。同時,他和村干部也把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眾進行宣傳。針對群眾擔心的問題,他們也把搬遷安置政策的相關配套措施向群眾進行了詳細解答,讓群眾相信:“隻要跟著黨的政策走,大家一定會徹底擺脫貧困,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潤。”

黃啟龍上任的一周后,符合易地搬遷安置的132戶462名群眾都在同意書上按下了紅手印。搬遷安置工作迅速全面展開:平整土地、施工建設、風貌規劃、室內裝修,環環相扣、無縫銜接。為確保搬遷群眾順利入住,黃啟龍帶領村干部和群眾一起天天戰斗在工地上,連續半年沒有回過一次家,“白加黑”“雨加晴”成為他工作的常態。因為實在太忙了,他幾乎忘記了家裡還生病在床的母親、辛苦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有時托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宿舍,才發現已是凌晨兩三點,此時想給家人打個電話又不忍心吵醒他們。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又趕到工地上。夜以繼日的忙碌,使他幾乎忘記了自己還是母親的兒子、孩子的父親,家裡的一切還需要他照顧。當鄰居問起正上幼兒園的兒子“爸爸去哪裡了”,小家伙總是很自豪地說:“爸爸去很遠的農村打仗去了,很久都沒有回來了!”

由於上任報道時走得比較匆忙,隨身隻帶了兩件衣服。由於來不及換洗,他就托同事幫忙從空裡捎幾件衣服回來。鎮黨委副書記趙秀芳告訴記者,黃啟龍雖然退伍十多年了,但全身上下依舊彰顯著軍人的那股子韌勁,大家都勸他回去休息一下,他就是不肯,非得要等群眾全部安全順利搬進新房才回家。

“都快半年了,他都不回來看看,媽媽還在鄉下老家無人照顧,孩子有時半夜發燒,打不到出租車,隻能背著往醫院跑。”面對採訪,妻子敬友麗埋怨之中又充滿了牽挂,“結婚這麼多年了,我很理解他的苦和累,作為家裡的頂梁柱,真的怕他把身體累壞了!”

當兵5年,夫妻倆隻見過兩回面﹔退伍返鄉,他們依舊是分多聚少,經常是幾個月或半年回一次家。妻子半開玩笑地說:“我嫁給了一個不回家的人。”

利用放暑假的時間,敬友麗帶著孩子來到了丈夫日夜堅守的工地上。當看到丈夫滿身的塵土,晒得黝黑的臉龐,滿腹的埋怨傾刻間化作心疼的淚水:“以前你是傻大兵,現在還是那個傻樣!怎麼一點不會照顧自己呢!”

兒子也不解地問道:“爸爸,你怎麼變黑了,差點沒認出來!”黃啟龍告訴孩子說:“變黑了說明爸爸身體好,不生病,以后可以帶你去玩啦!”

本想好好“撒撒氣”的敬友麗,當看到丈夫蓬頭蓋面、滿臉的疲憊時,瞬間變成了對丈夫的愧疚。她決定和孩子留下來陪丈夫,至少可以幫他洗洗衣服,下班后可以喝口熱茶,吃口現成飯。

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勵下,黃啟龍和他的同事們艱辛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可喜成果。短短數月,90棟二層小樓拔地而起,相關配套設施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然而,沒想到的是,安置工程推進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小糾紛、小插曲。

漁寨村是一個回漢雜居的合並村,易地搬遷安置群眾中有68戶是回族。在進入到風貌規劃階段時,回族兩族群眾對房屋的外觀風格上產生了不同意見:都想自己的房屋保持本民族的傳統風格。當雙方僵持不下時,黃啟龍白天帶著村干部挨家挨戶征求意見,形成“一戶一台帳”﹔晚上就召開由全村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會參加的會議,聽取大家對政府在統一風貌打造中如何兼顧各民族文化傳統和特色﹔在收集完大家的意見后又邀請市縣專家進行論証。黃啟龍介紹說,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尊重各民族習俗,突出文化傳統和民族風格,既滿足了各民族群眾的需求和文化認同,又增進了民族團結,確保了搬遷群眾的順利入駐。

如今,這個川北地區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點錯落有致地鑲嵌在三鍋平原上,一條景觀帶、一座景觀橋和科學配套的各種綠化設施,有機組成了一條文化長廊,回漢兩種不同民族風情的民居分部兩旁,兩族群眾你來我往,誰家結婚生子,大家都會自發地前去道喜祝賀,相處的十分融洽。過路的游客也不時地在這裡駐足小憩,或品嘗這裡的特色美食,或選購這裡的特色山珍,或領略特色的民族風情。

昔日貧瘠地,如今變糧倉

盛夏的七月,驕陽似火,就連樹上的“知了”也在不停地叫著“熱啊、熱啊……”今年以來,當南方地區雨水連連,川北地區卻遭遇不同程度的干旱,農作物生長進入了不同程度的缺水狀態,在漁寨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全村800多畝的稻田被數公裡長的堰渠緊緊環繞,來自當地水庫的沽沽清水正源源不斷地注入田間,連片的水稻在微風中泛起綠浪。看著豐收在望,村裡群眾喜上眉梢。

“如果不是黃書記向上爭取項目,及時為村裡修建堰渠,我們或許隻能靠天吃飯了!”當地群眾王雪梅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裡話。

2008年“7.29”洪災中,漁寨村群眾農業生產唯一的取水源連同老堰渠均被沖垮淹沒。之前,村裡用水和堰渠的維護一直由建在青竹江喬樓段的小型水力發電廠提供,在但在那場洪災中,水電站也一並損毀。如果不及時重修水渠,群眾的生產生活將受到嚴重影響。

作為村支部書記,黃啟龍和村裡的黨員干部群眾一樣心急如焚: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不僅群眾的生產生活受到影響,就連剛剛鞏固起來的脫貧成果也將附諸東流。為此,他連續數日徹底難眠。

為早日解決這個難題,他積極向水利、民政等多個部門申請支持,最終在縣分管領導的協調下,縣以工代賑辦為漁寨村下達了20萬元的易地搬遷安置自建項目,村民投工投勞完成。此時,有村民提出,既然是上面的項目,理應由村上組織施工隊伍進行建設﹔但大部分村民堅持認為,修建堰渠是為漁寨人造福,就是在為自己謀福利,自己動手也是理所當然。

面對村民的不同意見,黃啟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給村民做思想工作:“爭取的項目來之不易,如果再請人施工建設成本要增加一倍,村集體又拿不出這麼多錢,肯定會影響工程進度,全村800畝良田將無法灌溉,農作物將面臨絕收。”最終所有村民都同意投工投勞自建水渠。

2019年2月28日,漁寨村堰渠項目建設正式開工,雖然大部分年輕人都已外出,村裡僅有剩余勞動力100多人,但大家干勁十足,每天早上7點鐘准時來到工地,按分配的任務進行忙碌,村裡的老年人和留守婦女也紛紛上陣,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水渠修建到一半時,又遇到了一個麻煩事。村民段某十多年在外務工未回過村,其田地也是撂荒多年無人耕種,長滿了野草和灌木。而修建水渠必須要從其田裡過,段某從親戚那裡聽說以后趕了回來,阻礙施工,要求按照修建高速公路和標准賠償其3.8萬元。面對其過分要求,黃啟龍和村干部多次做思想工作都未奏效。正當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段某的父親突然因患癌症住院。由於一直沒有辦理醫療保險,所有費用均是自費,這給段某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面對這一情況,黃啟龍和村黨支部並沒有因其阻礙施工的過激行為而置之不理,而是主動上門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協調民政等部門為其成功申請了臨時救助,通過村民大會將其父親評為低保對象,號召全村為其捐款捐物,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其父親的病情逐漸好轉。面對大家的無私幫助,段某感動的熱淚盈眶,為自己當初的“魯莽”后悔不已,當即表示:修建水渠自己也應盡一分力。接下來,水渠的修建進展十分順利,原計劃3個月1500個工,實際隻用了不到1個月1200個工,5000多米的引水渠全面建成。屆此,總計1500多萬元的易地搬遷項目全部完成。

看著清清的溪水流進家家戶戶的田裡,漁寨村的群眾個個眉笑顏開。當年的農作物也獲得了大豐收:全村共收獲油菜籽8萬多斤,戶均收入450元﹔水稻產量達到96萬斤,戶均收入2500元,漁寨村因此便有了“青川糧倉“的美譽。

為真正實現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黃啟龍發動和帶領全村群眾大力發展增收致富產業,利用當地的盆地地型,建成了碧葉茶葉農場,累計帶動周邊群眾發展“龍井43”茶葉500余畝,發展山桐子栽植300畝。同時,依托國家AAAAA級唐家河旅游景區、青龍湖建設、橋樓現代觀光農業園區、龍洋漁業、廣平高速公路開放式服務區建設的旅游優勢,增加了穩定的就業崗位100多個,解決了村裡剩余勞動力農閑時的就業問題。

在此基礎上,黃啟龍還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和就業扶貧政策,組織村裡400多個青壯年勞動力參加各種技能培訓,使每個人都掌握了一技之長,分赴浙江、廣東、新疆等地務工。據測算,2019年,全村務工總收入達到240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1.58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增加2129元,漁寨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村。

“望星空,望星空,一閃一閃亮晶晶,你是那最亮的一顆星……”這是現如今人們對漁寨村的形象描述,那裡的各族群眾正從腳下的紅土地上體味著不同時代的幸福。(劉保剛)  

分享到: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