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小學在小粽子裡品味大文化

【查看原圖】
成都市鹽道街小學(東區)開展了主題為“繼傳統,養品行,話家國”端午節活動。學校供圖
成都市鹽道街小學(東區)開展了主題為“繼傳統,養品行,話家國”端午節活動。學校供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6月24日21:24

人民網成都6月24日電 (郭瑩)“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裡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在一年級下冊課文《端午粽》中,又黏又甜的粽子仿佛躍然紙上,讓孩子們垂涎欲滴,流連忘返。近日,成都市鹽道街小學(東區)開展了主題為“繼傳統,養品行,話家國”端午節活動。

不同的學段,孩子們會領到不同的任務。一年級開展“端午故事會”,每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一個端午節的來歷故事﹔二年級開展“端午品習俗”,了解端午習俗,認一認艾草和菖蒲,學編五彩繩。低段學生在初識傳統節日的同時,開展趣味手工活動,激發了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三年級則開展“端午萬花筒”,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百科知識,並在班級內進行分享﹔四年級學生則“詩意話端午”,吟誦端午古詩。回家后學做一個端午香包,並開展一次家庭大掃除。中段學生在了解端午知識的同時,在詩意中感受端午文化之美。

五年級學生“端午養品行”,講述屈原故事,講一件偉大的愛國詩人正直高尚、剛正不阿的高潔品格﹔六年級開展“端午家國情”,在講述屈原故事的基礎上,說一說自己的認識與體會。回家后包一個端午粽,完成一份端午節日手抄小報及一份廉潔書法作品。高段學生在分享故事的過程中,抒發自己的體悟與感想,感受屈原的家國情懷,在班內的分享與體會中,引發了情感上的共鳴。

本次活動將學習經典文化與繼承優秀傳統相結合,將了解民俗知識與歡度傳統節日相融合,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銜接,學生們感受到了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

分享到: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圖片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