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漢: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增強基層群眾自治活力

【查看原圖】
樓棟長協助小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廣漢市委組織部供圖
樓棟長協助小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廣漢市委組織部供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6月18日10:01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為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提供了科學指引和基本遵循。近年來,四川廣漢市在加強基層治理過程中,充分激發基層組織的創新意識,著力增強基層群眾的自治活力,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構建起“精准澆灌、多點開花”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大黨委+物管委”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大黨委 在嗎?小區裡有路燈壞了。”“收到,我們馬上安排人員維修。”

“@大黨委 汛期來了,希望多給大家宣傳一下防汛方面的知識。”“我們已經在小區的宣傳欄裡作了防汛宣傳,接下來還會組織人員上門宣傳。”

……

像這樣的對話,經常出現在廣漢市新豐街道聚心嘉園小區的微信群裡。聚心嘉園安置小區共有3397套電梯安置房,安置人員涉及6個村1萬余名農民,被外界稱為“萬人安置小區”。近年來,新豐街道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求,探索形成了“大黨委+物管委”的基層治理新模式。

新豐街道創新聚心嘉園黨組織設置,自上而下成立由街道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兼任聚心嘉園黨委書記,各村黨支部書記兼任副書記、黨委委員的功能性“大黨委”,以樓棟為單位重新劃分黨小組,形成“社區黨委-片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單元黨員聯絡員”的四級社區黨組織網格。

同時,創新物業管理形式,小區“物業管理委員會”實施“大黨委領導下的物管委負責制”,“物管委”成員與“大黨委”成員深度交叉任職,並吸收社區民警、居民代表等擔任“物管委”委員。

新豐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大黨委+物管委”基層治理模式實施以來,徹底理順了“多村合一”萬人安置小區的黨建工作和治理體系,破解了黨心民心難“聚”、管理難“行”和文明社區難“創”等幾大難題。2019年,聚心嘉園黨委被評為德陽市、廣漢市兩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四縱一橫”防范化解風險矛盾

近日,廣漢市公安局案偵民警為偵破一起盜竊案,來到雒城街道綜治中心,通過調取監控視頻,很快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蹤跡。這是雒城街道開展“平安雒城”建設以來協助偵破的又一起案件。

雒城街道位於廣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17.5平方公裡,總人口30余萬,具有轄區面積大、老舊院落多、新建樓宇多、流動人口多、中小街道多、臨街商鋪多等特點,環境的復雜多樣導致城市治理面臨新的挑戰,對基層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雒城街道以防范化解基層社會風險矛盾為著力點,構建“四縱一橫”基層現代治理體系,充分運用“互聯網+社會治理”的手段,在探索社區治理和服務群眾的常態長效機制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四縱”即“1+18+52+270”,指 1個街道綜治工作中心、18個社區綜治中心、52個片區網格、270名基層治理員﹔“一橫”是指街道綜治工作中心與市級職能部門橫向聯系,通過市指揮中心平台,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通過“四縱一橫”基層現代治理體系的構建,雒城街道社會治安環境明顯改善。2019年,街道綜治中心排查治安隱患14923件次,“平安雒城”視頻監控系統為公安部門提供辦案線索300余條,協助公安偵破刑事案件20余件,交通肇事逃逸、治安、民事糾紛、人員走失等案件30余件。

街道黨工委表示,接下來還將結合“清廉村居”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區基層治理方式,提高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三長共治”延伸覆蓋“神經末梢”

“你好!我是來收取院落自治經費的,你們家一共4個人,每個人20塊錢,收了之后我會做個登記。”在高坪鎮馬堰村張家院子,院落長張延彬挨家挨戶收取院落治理基金,主要用於院落環境維護。

高坪鎮轄14個行政村、2個場鎮居委會,共有1.6萬余戶,4.3萬余人。該鎮聚焦院落、小區、街巷這些最小單元,堅持以“三長共治”(村組“院落長”、小區“單元長”、街巷“片區長”)為指導,構建“鎮—村—組—院”四級治理體系,把黨建引領、村民自治、共建共享的理念貫穿始終,實現基層治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高坪鎮按照村指導、社組織、院實施原則,採取自下而上推薦和自上而下舉薦相結合的方式,由村(社區)“兩委”選取時間精力較充足、責任心強、樂於助人、群眾認可的村(居)民擔任“三長”,優先選擇黨員、農村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農民工等擔任。目前,全鎮劃分院落、單元、片區共計753個,“三長”配備率達100%,其中黨員佔比超過40%。

為激勵“三長”積極發揮作用,增強責任感、榮譽感、獲得感,該鎮探索建立“干事鼓勵+精神激勵+物質獎勵”機制,開展“三長”創先爭優活動,表現優秀者納入村(社區)“兩委”后備力量,並鼓勵村民自籌資金建立“治理基金”,用於改善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等。

自推行“三長共治”以來,該鎮農村黨建、村民自治、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社會穩定等各項工作全面提升,矛盾糾紛大幅減少,化解率達到100 %,初步實現了基層治理更加有效、鄉村環境更加美麗、群眾生活更加幸福的目標。(孔繼紅) 

分享到: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圖片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