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朝天:
第一書記變身“帶貨主播” 打開高山露地蔬菜銷路

【查看原圖】
陶嬌向網友展示新鮮萵筍。鄢懷林 攝
陶嬌向網友展示新鮮萵筍。鄢懷林 攝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5月27日22:10

“曾家山萵筍品質好、營養高,可以涼拌吃,也是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等菜的必備原料,老鐵們快來下單,為我們曾家山的萵筍打call……”今日,在廣元市朝天區曾家鎮大竹村的一片萵筍菜地裡,朝天區紀委監委派駐曾家鎮大竹村、工農村的第一書記陶嬌和王繼煒拿起手機,現場通過抖音直播帶貨,向網友們推薦曾家山新鮮的高山露地蔬菜——萵筍。

直播現場,兩位第一書記時而普通話,時而四川話,用輕鬆活潑接地氣的語言介紹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悠久的種植歷史和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無公害標准化種植技術的應用以及吃法等。為了讓網友們更直觀的感受到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的品質,兩位“主播”在菜地裡拔起萵筍直接生吃,獲得了不少網友點贊。兩位第一書記全心的投入、創新的舉措、時髦的做法,讓菜農們深受感動的同時,紛紛稱贊他們的第一書記“有點潮”!

據了解,大竹村、工農村共有貧困戶115戶376人。兩村主導產業為農業,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區內外閑時務工為主。朝天區紀委監委自2014年開始對口幫扶曾家鎮大竹村、工農村以來,發動群眾規模化種植蔬菜,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現在兩村成為了平曾現代農業園區的核心區域,兩村的耕地全部成了菜地,共種植蔬菜近4000畝,菜農戶年均收入達3萬元,蔬菜種植也成為了該村群眾脫貧致富的“法寶”。

今年,受疫情影響,兩村種植的萵筍外銷渠道受阻,作為兩村的第一書記陶嬌和王繼煒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們想方設法把萵筍銷售出去。

“兩村今年共種植了350多畝的萵筍,可產800多噸萵筍,如果這些萵筍賣不出去,隻能爛在地裡,十分可惜。”陶嬌說,萵筍是兩村群眾每年必種的蔬菜,市場行情好的話,菜販上門收購單斤萵筍價格可達1元,但現在很難賣出去。為了拓寬萵筍的銷路,她和王繼煒均開通了抖音直播,定期走進菜地直播帶貨。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兩村萵筍滯銷的情況匯報給了幫扶單位朝天區紀委監委,通過單位協調,幫扶單位採取“以購帶扶”、協調區內各單位愛心認購、聯系城區各學校食堂購買等方式,售賣兩村所產萵筍。

“我們將幫助幫扶村貧困群眾賣萵筍的行動納入了五月主題黨日活動,目前共組織黨員志願者4批次160余人次,進入兩村菜地幫助貧困戶採賣新鮮萵筍。”朝天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李潔介紹,通過幫扶單位朝天區紀委監委實實在在的幫扶,目前,大竹村和工農村已賣出了200余噸萵筍。

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萵筍外銷渠道受阻,同樣也牽挂著朝天區“電商人”的心。為保障菜農利益,暢通銷售渠道,朝天區商務局也積極引導該區電商企業助力曾家山萵筍銷售。廣元直接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淘寶、拼多多、京東等多家平台合作,通過線上銷售萵筍﹔廣元嘉鑫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在宣河鎮清泉村加工萵筍干片20余萬斤,廣元秦川印象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加工萵筍干片1萬余斤﹔廣元嘉鑫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杰鑫優品等企業每天向廣元城區及漢中、綿陽、成都等市場批發銷售萵筍10余萬斤……通過線上、線下、各幫扶單位發力,真正打開了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萵筍的銷路。(鄢懷林)

分享到: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圖片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