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匯
把成渝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黨中央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定位之一。成渝科技創新要如何取得影響力?記者專訪了四川代表團中兩位院士。
環境改善:既要“大氣候”,又要“微生態”
昂貴的設備買回來使用一段時間需要更換消耗品。即使有充裕的測試材料費,但由於沒有新的設備費額度,導致已購置的設備無法正常運行,最終影響了科研效果。
“買蔥的錢不能買蒜。”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賀泓打了個比方。這凸顯了科研經費管理的一大問題:管得太細太嚴,加上各種審計問責太多,制約了科技創新的活力。
基於此,賀泓認為,要把成渝地區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除了高層重視、體制機制改革外,更要重視“微生態”的改善。
簡單來說,就是在執行層面重視制度的完善和配套,制定實施細則,讓宏觀政策落實落地。部門之間要統籌協調,不能這個部門“踩油門”,那個部門“踩剎車”,要真正為科技創新營造一個寬鬆的氛圍,讓科技工作者放開手腳去創新。
在政府支持路徑上,先前,我國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主要集中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但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實力較弱,很難拿出資金去從事科技成果的創新轉化工作,尤其是從原理技術到工藝技術創新轉化階段。基於此,賀泓認為,政府可考慮將財政資金的支持適當延伸到工藝技術階段,進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聚焦目標:抓住川藏鐵路建設機遇,推動相關創新集群建設
全國影響力來自哪裡?四川該如何選擇?是廣撒網,全面推進,還是有所側重?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學術副所長崔鵬認為,四川應有所側重,應該堅持“新舊”兩手抓。“舊”是要發揮並放大四川在電子信息、食品、油氣化工等領域科技創新的傳統優勢﹔“新”是要抓住新的歷史機遇,匯聚創新人才,形成創新優勢。
比如,前不久,《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其中明確,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高鐵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
因面臨“顯著的地形高差”“強烈的板塊活動”“頻發的山地災害”和“脆弱的生態環境”四大難題,川藏鐵路的修建沒有經驗可循,必須進行創新探索。而創新攻關涵蓋勘探、建設、制造、運維等多個領域,可以說是一個規模龐大的集群創新。
如果完成了這個集群創新,四川不僅匯聚了一大批的創新團隊和人才,擁有了一大批的創新成果,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大批的相關產業。這些人才和成果,是少有的且有特殊地位和影響力的。
除了搶抓機遇、突出特色外,崔鵬認為,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應堅持統籌推進。以防災減災來說,成都有很多機構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但各自為政的比較多,可以考慮整合起來,形成合力。(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梁現瑞 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