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中±800千伏換流站開展幫扶慰問活動

【查看原圖】
黨員服務隊隊員扛著採購回來的改造材料走進張大娘家,准備進行電路改良。國網直流公司 供圖
黨員服務隊隊員扛著採購回來的改造材料走進張大娘家,准備進行電路改良。國網直流公司 供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5月19日16:15

人民網成都5月19日電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我這下用電放心多了。”5月16日,在果農張朝碧家中,65歲的張大娘看著經過改良升級后的家庭用電線路,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張大娘家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鹽源縣干海鄉,平時隻有她和女兒兩人在家,照料著家周邊的蘋果樹。在張大娘家不遠處,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雅中±800千伏換流站建設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而當天這群為張大娘家進行電路改造升級的志願者,來自參與雅中換流站建設的國網直流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

在一周前走訪雅中站周邊農戶工作中,服務隊偶然聽到在和村民們閑聊的張大娘說自己家好幾個燈泡沒電了,生活很不方便。身為電力建設者,大家對“沒電”二字非常敏感,烈日暴晒帶來的疲憊一掃而空,霎時間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張大娘家的家庭電路是張大娘在外地工作的兒子自己搭接布線的,由於購買材料不便,當初隻能簡單布置,如今5年過去了,很多電路已經老化,才導致部分家電“沒電”。了解情況后,國網直流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們將這件事記在了心中,決定幫助張大娘家進行電路改良。

5月13日,隊員們帶著測量工具來到張大娘家中,對張大娘家電路走線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了很多用電安全隱患。

“她們家的電路普遍老化,布線凌亂,大量電線相互纏繞,線路終端直接連接插線板,接頭絕緣層已經破損,觸電風險很大。”經驗豐富的電氣項目總工對張大娘家電路作出了評估,“我們需要詳細討論改造方案,布置全新的科學用電回路,拆除原有老舊線路,扼殺觸電隱患。”

15日,黨員服務隊隊員們扛著採購回來的改造材料走進了張大娘家中,開始了電路改造升級工作。施工過程中,大家向張大娘講述了建設雅中站的目的,同時也送去了防疫物資。

“聽你們這些專業人士這麼一講,老媽媽我就徹底放心了,原來我多多少少還會擔心你們建電站會影響我們生活。”張大娘在聽完技術人員的講解后說道。

在聊起收成時,張大娘皺起了眉頭,“我們都是看天吃飯的,要是遇上大冰雹,可就難了。”回憶起兩年前那場大冰雹,張大娘露出了痛心的表情,“雞蛋大小的冰雹,給果樹打起碗大的創口,沒長成的蘋果都被打壞了。”

不過說到農網改造時,張大娘眉頭又舒緩了下來,“農網沒改造前,我家兩個‘火箭泵’用起來總是跳閘,去年農網改造后,就再也沒跳過了,這都是要感謝跟你們一樣的電力師傅們啊。”

張大娘口中的“火箭泵”,是高揚程深井潛水泵,因為外觀像火箭,村民們都稱之為“火箭泵”。張大娘家有兩台深井泵,用來將家下方水塘裡的水抽到水罐裡,澆洒果樹,但農網改造前兩台一起工作時功率超負荷,經常跳閘斷電,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困擾,在去年農網改造后,線路載荷量上去了,就再也沒有因此跳閘。

電路改造工作持續了2天,16日中午,隨著原有老舊線路拆除,由新線路搭接上電源總開關,張大娘家裡嶄新的燈泡發出耀眼光芒,張大娘開心得手舞足蹈,邊拍手邊喊到“亮了,亮了,燈泡有電了!”

“大娘,您家裡以前用得都是陳舊的鋁芯線,很多都已經老化了,如今我們給您全部換成新的銅芯線了,電線也全都用管子保護起來了,這樣您平時用電就要安全很多,也不用擔心電線被小動物啃咬損壞了。”黨員服務隊隊員對張大娘說。

“感謝黨和政府,也要感謝你們這些執行者。”張大娘拉著隊員的手說,“你們8月份的時候還在這裡嗎?”

“在,我們要待到明年換流站建好才會離開。”

“你們給我留一個電話吧,等到8月份蘋果熟了,就給你們打電話,你們過來摘蘋果吃。”

“到時候肯定來您這兒幫你摘蘋果。”隊員笑道。

“好的好的,蘋果熟了你們都來摘點嘗嘗,你們這麼關心我們,老媽媽有好事兒也要想著你們呀。”

臨走時,架不住張大娘的熱情,隊員們手裡都捧著大娘自己種自己打的蕎面粑粑。吃著餅,走在回站的路上,蕎麥微微的甜回味在每一位共產黨員心頭。(巨斌)

分享到:
(責編:高紅霞、羅昱)

圖片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