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竹雲湖公園 18年前人工繁育的珙桐開花了

【查看原圖】
雲湖公園旅游步道珙桐廊道。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雲湖公園旅游步道珙桐廊道。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5月07日09:26

人民網成都5月7日電 今年“五一”期間,位於海拔1500米的四川綿竹雲湖國家森林公園中心區域的珙桐開花了,這些珙桐樹是18年前林場員工人工繁育的。

珙桐又名“中國鴿子樹”, 屬孑遺植物,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而綿竹雲湖森林公園海拔 1900 米的紫雲峰上,有上千畝成片的原始珙桐林,雲湖邊上也有近十叢原始珙桐林。

為保護珍稀野生植物,擴大珙桐種植面積,從2002年開始,綿竹國有林場開始了珙桐繁育試驗,他們連續多年通過收集珙桐樹的種子進行育苗。由於珙桐的果殼堅硬、厚重,出芽率低,且需要2年時間才能發芽,林場員工便採用了雪藏等方式變溫催芽。

2008年春季開始,林場將培育成功的1千余株珙桐苗木移栽至雲湖公園旅游步道沿線,成活率達到100 %,逐步形成一條長約500米的珙桐廊道。今年4月下旬,林場員工驚喜地發現,其中一株胸徑20厘米、高約12米的珙桐首次開花,花苞片為綠色,后逐漸變為白色,清風吹來,朵朵珙桐花宛如數隻白鴿翻飛。    

據悉,每年“五一”前后是雲湖森林公園欣賞珙桐花的最佳季節。預計明后年,雲湖森林公園珙桐廊道兩邊的珙桐樹將如期開花,屆時游客行走在廊道中,兩邊全是“白鴿”飛舞,將呈現出一幅天人合一的美麗畫卷。(王平) 

分享到:
(責編:高紅霞、羅昱)

圖片新聞排行榜